没等余墨细看,王屿便引着她往船舱里走。
而飞机上的张怀越望着远处的海岛,转头对其他飞行员问道:“那边地形特殊,多是岩礁,没有固定起降场,还受潮汐影响大,而且大概率有敌方特务布控。如果坐飞机抵达,该怎么避开敌方视线,实现隐蔽着陆?”
。。。
而余墨这边跟着王屿走进船舱里的一个房间,屋内摆着一张简易的礁石岛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几个关键点位。
“余老师您看,”王屿指着地图,低声讲解,“根据之前的侦查,敌人主要在岛东侧的洞穴区活动,那里背风,还能遮挡视线。我们观察到,洞穴里还关押着五位我国的科研人员,敌人派了人二十四小时监视,我们目前还没办法和科研人员取得联系。监听设备是前天晚上悄悄放进去的,我给您放一下这两天收录到的声音。”
“好。”余墨应道。
王屿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语气温和:“您别紧张,先坐。”说着,便打开了监听设备。
设备里传出的声音并不清晰,夹杂着海风的呼啸,还有海浪与礁石的撞击声,不仔细听根本辨不清内容。
起初都是些日常聊天和换班的声音:
“伙计,要不要来根烟?”
“你从哪儿弄的?我都好些天没尝过烟味儿了。”
“老大从那边带来的,先解解馋。过不了几天打捞队就来了,等东西捞上来,咱们就能回去了。”
“总算有准信了,他们啥时候到?”
“不清楚。”
不知道过了多久,设备里又传来另外两个人的对话:
“货船明天上午到,对方不要钱,说捞上来后要分三成东西。”
“真是狮子大开口。”
“没办法,总比没人帮忙强。”
“那这些人怎么办?”
“一群硬骨头,到时候直接扔海里喂鱼。”
这次对话中,余墨还听到了周围其他人的动静,根据声音大致辨别了下人数。
大概两个多小时后,所有录音都听完了。
“王连长,我听完了。”
王屿连忙追问:“怎么样?能听清内容吗?”
余墨点点头,递过去自己刚才做的记录:“他们好像联系了邻国的一支打捞舰队,让对方帮忙打捞什么东西,还约定以三七分的方式,让邻国把东西转移到他们国家,说是明天上午货船就会来。另外,他们提到离开的时候把咱们的人员灭口。”
王屿接过记录,急匆匆地往外走,刚踏出房门又折了回来:“余老师,还要麻烦您在这儿继续监听,一旦有新动静,及时通知我们。”
“好。”
等王屿走后,余墨坐到监听设备前,戴上了耳机。可里面只有“呼呼啦啦”的海风声,没什么其他动静。
没过一会儿,一个战士端着两个煮玉米走进来:“余老师您好,我叫赵云飞,负责的就是监听任务,一会儿我在这儿陪着您。您饿了吧?先吃点玉米垫垫,船上食材不多,只能先委屈您了。”
“特殊时候,这已经很好了。”余墨接过玉米,又问,“你吃过了吗?”
“我们都吃过了,厨房还有剩的,您要是不够吃,我再去给您拿。”
“够了够了。”余墨一边戴着耳机,一边啃着玉米,无意间往窗外一看,发现船竟然动了,忙问身旁的赵云飞:“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登岸。”赵云飞解释道:“王队长说,要在那些货船来之前摸清他们打捞的是什么东西、在哪个方位,最好还能和洞穴里的科研人员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