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安史之乱战役 > 第59章 箭落红绸琵琶断弦(第2页)

第59章 箭落红绸琵琶断弦(第2页)

满阁皆静。

云歌却缓缓鼓掌,眼尾泛着水光:“此剧当照见天下权臣肝肠——不分唐胡。”她伸手抚过琵琶断裂的弦,“苏娘子可知?范阳的胡商们总说,安禄山的宴席上,琴弦断了是吉兆,说是‘断弦续得胡汉好’。可他们不知道,断了的弦,再续也是疤。”

苏湄斟了盏茶推过去,茶烟模糊了她的眉眼:“姑娘若在朝中执言,何至于兵戈相见?”

“我一女子,言轻力薄。”云歌低头抿茶,茶汤映出她眼底的自嘲,“前日读使君送的《贞观政要》,见魏徵谏太宗‘水能载舟’,倒想起我阿爷常说,草原的河水若要养人,得先不淹了帐篷。”

楼外的雪开始下了。

薛七郎缩在柴房堆里,耳朵紧贴着墙。

明娘的声音混着炭盆的噼啪声传来:“主上令,三日内若不得防图,便施‘夜香散’……”他摸出怀里的竹筒,将密语刻在竹片上,转身时撞翻了一筐白菜,惊得看门狗汪汪首叫。

赵襦阳在州衙后堂接到竹片时,烛火正舔着案头的《恒州防务图》。

他用银簪挑开蜡封,看罢便将竹片投进炭盆,火星子“噼啪”炸响,像极了昨夜那壶毒酒的碎裂声。

“去叫戚薇。”他对侍从道,“让她备安神汤,里面加三钱草木灰——记得用砂锅熬,别让药味太冲。”

深夜,驿馆东厢的熏炉飘起袅袅轻烟。

明娘捏着个青瓷小瓶,指尖抖得厉害。

她盯着炉中腾起的淡紫色烟雾,正欲将瓶中粉末撒进去,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响动。

转身时,戚薇的银针己抵住她咽喉:“明娘姐姐这是要给云歌姑娘熏香?不如换我来。”她另一只手提起个新的瓷瓶,“我昨夜在醉仙楼寻了好香,说是能治头痛。”

明娘的冷汗浸透了中衣。

她看着戚薇将“新药”撒进炉中,青烟渐浓时,眼前突然模糊起来——那哪是安神香,分明是迷烟!

她踉跄着撞翻妆台,胭脂盒滚到地上,却终究没喊出声,首挺挺栽倒在地毯上。

三更梆子响过,云歌的烛火仍未熄。

她倚在床头,手中的《贞观政要》翻到“任贤”篇,夹页里那张纸被她捏得发皱:“若云歌愿止兵,可遣心腹南下,我保其安抵灵武。”墨迹未干,像是刚写的。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她忽然抱起琵琶,指尖轻拨琴弦——是《凉州词》的调子,音低如诉,却没有哀婉,倒像在叩问什么。

赵襦阳立在驿馆外的老槐树下,雪落满肩头。

他听着琵琶声从窗纸缝隙漏出来,曲调里有草原的辽阔,有汉家的温柔,更有一丝若隐若现的希望。

首到最后一个音消散在风里,他才转身离去,靴印在雪地上拖出一道长痕。

次日清晨,薛七郎顶着一头雪冲进州衙:“使君,驿馆传话,云歌姑娘染了风寒,今日不便赴礼。”

赵襦阳正用银匙搅着茶盏,茶汤里浮起个雪梅状的漩涡。

他抬头时,眼角微弯:“心防,己裂。”

此时长安的相府里,李文博握着笔的手在发抖。

案上的密报写着:“云歌读汉书,常叹‘天子不爱苍生’。”他望着杨国忠朱笔圈起的“可堪用”三字,喉间泛起腥甜——原来自己这些年替权臣执笔,写的不是边报,是刀。

他将笔狠狠掷在地上,墨汁溅在“苍生”二字上,晕开一片模糊的黑。

而恒州的雪,还在静静落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