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印度有法律吗 > 第21章 火药监(第2页)

第21章 火药监(第2页)

章衡毫不示弱,他身着绯红官袍,外罩一件银狐大氅,腰间悬着一枚火药监的银鱼袋。他从容不迫地起身,声音清朗而有力:“火药之利,不仅在于强军,更在于富民。幽州铁矿因火药监而兴,百姓因火药监而暖。减免火药税,实乃藏富于民,养兵于农之策。”

范仲淹见状,立刻出声支持:“章卿所言极是。火药税若过重,幽州百姓将难以为继,铁矿开采受阻,火药生产亦将难以为继。长此以往,受损者非独百姓,朝廷亦将失去重要财源。”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感染力,为章衡的论点增添了有力的佐证。

朝堂辩论如火如荼,而火药监内,匠户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火药的生产。章衡深知火药质量对战争的重要性,因此对火药的炼制工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火药监的炼药房内,匠户们按照章衡改进的工艺,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精确比例混合。他们先用细筛将原料筛至极细,再经过多次研磨,确保火药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细致,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火药失效甚至爆炸。

霍山负责监督火药生产,他不时提醒匠户们注意安全,同时检查火药的质量。他深知火药监的火药不仅关系到宋军的战斗力,更关系到无数百姓的生计。因此,他对火药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火药的质量达到最佳。

与此同时,在幽州城内,火药监的火药己经开始改变当地百姓的生活。火药被用于开采矿石、修筑道路、平整农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幽州百姓们对火药监的火药赞不绝口,称其为“神药”。

幽州城外的铁矿场,匠户们利用火药爆破技术,轻松开采出大量的铁矿石。这些铁矿石被运往火器监,铸造成火铳、火炮等先进武器,同时也被用于制造农具和生活用品,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条件。

幽州的冬日格外寒冷,但火药监的火药却为百姓们带来了温暖。百姓们用火药开凿深井,获取地下水,解决了冬季饮水问题;用火药爆破冰面,捕获丰富的鱼类资源,丰富了冬季的餐桌。火药,这个曾经只用于战场的物资,如今成为了幽州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

章衡不仅在军事上运用火药,还在外交上巧妙地利用火药,争取周边游牧民族的支持。他派出使者,带着火药制成的烟花和爆竹,前往草原各部,展示大宋的科技和实力。

在草原各部的首领面前,使者们点燃烟花和爆竹,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爆竹的巨响震耳欲聋。游牧民族的首领们惊叹于大宋火药的神奇,纷纷表示愿意与大宋结盟,共同对抗辽国。

火药,成为了大宋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友谊桥梁,也为幽州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章衡的火药外交,不仅扩大了大宋的影响力,也为幽州的长治久安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火药监的不断发展,章衡开始规划火药的未来。他意识到,火药不仅可以在军事和民生中发挥作用,还可以推动大宋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他计划在汴梁建立火药研究院,吸引天下英才,共同研究火药的改进和新用途。同时,他也在考虑将火药技术应用于航海、建筑等领域,为大宋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火药监的炼药房内,章衡亲自试验一种新型火药。他将火药装入一个小型炮管,点燃引信。炮管发出一声巨响,弹丸射出的距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远。他满意地点头,这标志着火药监的火药技术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十二月初十,汴梁城外,火药监的车队再次出发,满载着新生产的火药和火器,驶向幽州。沿途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眼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章衡站在车辕上,望着前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希望。火药,这个曾经只用于战争的物质,他相信,只要运用得当,火药之光必将照亮大宋的未来

十二月初十,幽州铁矿场。

冬日的阳光苍白无力,却仍能映出矿坑壁上那道道铁锈般的痕迹。矿工们头戴羊皮帽,手握长柄镐,镐头闪着冷光,与铁矿石相撞,发出“叮当”脆响。章衡站在矿坑边缘,身旁是新铸的倒焰炉,炉膛内火苗蹿动,映得他脸庞血红。

“郎君,今日首批‘雪花铁’出炉。”霍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身披灰狐氅,冻得满脸通红,却难掩眼中的兴奋。

章衡转身,目光落在霍山手中的铁锭上——铁色如墨,表面浮着一层细细的冰晶状纹路,在光线下微微泛蓝。“雪花铁”是他结合后世知识与河东冶铁经验,新近炼成的精铁,韧性与硬度皆胜旧法三成。

“此铁可铸火铳,亦可锻农具。”章衡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霍山,传令坊州铁矿,此后每月供‘雪花铁’五千斤,优先保障火药监。”

霍山领命而去,矿工们见状,纷纷停下手头的活计,朝章衡跪下。章衡皱眉:“这是何意?”

一名年长矿工起身,抖开怀中一张发黄的纸:“郎君,当年辽人占矿时,我等曾立誓:若有一日重见天日,必以铁谢恩。今幽州归宋,铁矿复兴,我等特献此誓书。”

章衡接过誓书,纸张薄脆,墨迹却依旧清晰。他点头:“诸位的心意章衡领了,但往后,这铁要谢,便谢苍天与大宋。”说罢,他将誓书递给书办,“传令,从今日起,矿工月俸增三贯,冬衣加厚,病者可持此书至堡内医馆,费用尽免。”

矿工们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雪粒在他们肩头积成白霜,却又在欢呼声中化为水滴,像一场无声的泪。

矿场变故的消息传至汴梁,仅用了三日。十二月十三,早朝刚散,吕夷简便在东华门外截住了章衡。吕相公今日未着官袍,只穿一件月白棉袄,袖中笼着双手,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章少监,幽州铁矿风光大好,不知何时能请老夫也去开开眼界?”

章衡拱手:“随时欢迎。不过吕相公若去,章衡倒是有个不情之请——”

“哦?”吕夷简挑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