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乱世与盛世的成语有哪些 > 第七十七章 汉京皇城(第1页)

第七十七章 汉京皇城(第1页)

腊月的风卷着碎雪,扑在驿站的木牌上,“皇驿”二字被冻得发亮。秦墨山站在队伍末尾,望着前面蜿蜒如龙的人潮,眉头微微蹙起——办路引的人比预想中多了十倍,男女老少挤在驿站的院子里,呼出的白汽织成片雾,混着“我先来的”“别挤”的嚷嚷声,把年关的焦灼气烘得滚烫。

“年关前都这样。”王砚搓着冻红的手,往冻僵的脸上哈了口热气,“南来北往的游子、赶年货的商队、探亲的官眷,都得在除夕前进城,路引自然紧俏。”他指着队伍前排穿锦缎的妇人,“那是城西布庄的老板娘,每年这时候都来办路引,给宫里送新织的云锦。”

潘汉文踮着脚往前望,驿站的屋檐下挂着串串红灯笼,被风吹得“哗啦啦”响,灯笼映着攒动的人头,像团流动的火。他怀里的秘籍被体温焐得温热,铁扇的扇骨贴着掌心,想起昨夜练“流水绕石”时,掌风不小心扫落了客栈的瓦片,被师傅敲了敲脑袋“毛躁”,忍不住抿嘴笑了。

“师父,办路引要多久?”他问。队伍挪动得像蜗牛,前面刚办完一个,后面就吵成一团,有个挑着担子的老汉急得首跺脚,担子里的年画被风吹得散了页。

秦墨山拄着槐木杖,往地上的冰缝里戳了戳:“急不得。年关办路引,要验户籍、查行囊,还要问清来处去处,官差看得细,免得混进歹人。”他瞥了眼驿站门口的公告牌,上面用朱笔写着“景和七年腊月廿三,严查流民,勿带危险品入内”,字迹遒劲,是官府的手笔。

三人随着队伍慢慢挪,耳听着周围的闲言碎语——

“听说了吗?礼部侍郎家的公子,昨天在朱雀街骑马撞了人,赔了百两银子就了事了!”

“皇城就这样,有权有势的,走路都带风。咱小老百姓,能平安进城过年就烧高香了。”

“我表姑在宫里当差,说今年除夕,皇上要在太和殿设宴,请了文武百官,连北域的使者都来了!”

潘汉文听得入了神,原来皇城的热闹里,还藏着这么多故事。他悄悄问王砚:“王先生,宫里真的有会跳舞的北域美人吗?”

王砚被问得笑了:“何止!还有会吐火的戎人、能顶碗的杂技艺人,每年庙会都在金水桥边表演,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终于轮到他们时,日头己爬到头顶。办路引的官差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汉子,戴着顶红缨帽,手里的毛笔蘸着墨,在册子上写写画画。

“姓名?”

“秦墨山。”

“籍贯?”

“江南,云游道士。”

“来皇城做什么?”

“探亲。”

官差抬眼扫了扫秦墨山的白发和槐木杖,又看了看潘汉文:“这是你徒弟?”

“是,潘汉文,潘家镇,随我进城探亲。”

“这位呢?”官差的目光落在王砚身上。

王砚连忙递上旧书院的凭条:“在下王砚,前皇城书院教习,因事离京,今回皇城谋生计。”

官差核对了凭条,又翻了翻户籍册,见王砚的名字确实在“革职官员”名录里,才在三张路引上盖了朱印,推了出来:“收好,进城后别乱逛,宵禁后别在街上走,犯了规矩,拿你没商量。”

接过路引时,潘汉文的手指触到纸页,上面的朱印还带着墨香,烫得他心里发暖——这是他第一次有“凭证”,不再是流浪的野孩子了。

出了驿站,往皇城的路更宽了,官道两旁的店铺渐渐变成青砖瓦房,有的门楣上挂着“进士第”“大夫府”的匾额,石狮子蹲在门口,眼珠瞪得溜圆。赶车的马夫都放慢了速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咯噔咯噔”的响,比在乡间时规矩了许多。

“看,那就是汉京城的轮廓!”王砚忽然指着前方,声音发颤。

潘汉文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心脏猛地一跳——远处的地平线上,矗立着一片巍峨的城郭,青砖城墙高得像要戳进云里,墙顶的箭楼隐约可见,飞檐翘角在阳光下闪着金辉,比他见过的任何建筑都要雄壮。城墙连绵不绝,左望不见头,右望不见尾,像条沉睡的巨龙,把整个皇城护在怀里。

“汉京城,南汉的根。”秦墨山的声音里带着敬畏,槐木杖轻轻顿在地上,“始建于光武年间,历经七朝修缮,城墙高三丈九,厚两丈五,用糯米汁混着石灰砌的砖,炮弹都炸不开。”他指着城墙最高处的阁楼,“那是望帝阁,当年先皇赵元在此誓师,定下‘民为贵,社稷次之’的规矩,才创下这百年基业。”

王砚补充道:“如今是景和七年,皇上赵登登基五年,虽不如先皇勤政,却也算安稳,减免了三年赋税,百姓日子比前些年好过些。只是……”他压低声音,“朝中权臣不少,吏部尚书李嵩、户部侍郎张谦,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城里的富贵,多半绕不开他们。”

潘汉文听不懂这些,只觉得那城墙像座山,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又忍不住想靠近。他问:“城里……真的有卖糖画的老汉?”

“有,还不少。”秦墨山笑了,“朱雀街的刘老汉,画的龙能张嘴,眼睛用黑芝麻点的,活灵活现。等安顿好,带你去尝尝。”

夕阳西斜时,三人终于走到汉京城的朱雀门下。城楼比远处看更显巍峨,门楣上“朱雀门”三个鎏金大字,被岁月磨得有些斑驳,却依旧透着威严。门洞里站着八个卫兵,身披亮甲,腰挎长刀,目光锐利如鹰,挨个检查进城人的路引。

轮到他们时,一个络腮胡卫兵接过路引,仔细看了看,又打量着秦墨山的槐木杖:“这拐杖里没藏东西吧?”

秦墨山把杖头拧开,露出空心的杖身:“老道士的家当,就这根拐杖,官爷若不信,可拆开看。”

卫兵见里面确实空无一物,又翻了翻潘汉文的包裹——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半袋干粮,才挥手放行:“进去吧,宵禁前找好客栈,别在街上逗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