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那亚港外,试航海域。铅灰色的天空低垂,海风卷着咸腥的寒意,拍打着观礼舰“撒丁尼亚号”的船舷。撒丁王国海军部的高官、受邀的议员、以及各大航运公司的代表们裹着厚实的海军呢绒大衣,簇拥在舰桥和前甲板,举着单筒望远镜,目光聚焦在远处那片被特意划出的海域。气氛凝重,带着审视与怀疑。传统造船势力的代表——卡洛子爵阴沉着脸,嘴角挂着毫不掩饰的讥诮,等着看科斯塔这个暴发户的笑话。
海域中心,通体覆盖着哑光铁灰色简化装甲、线条凌厉如刀锋的“海狐号”如同蛰伏的钢铁海兽,静静停泊着。它摒弃了一切风帆的累赘,只有一根粗壮的烟囱傲然耸立。与周围那些高耸桅杆、帆索如林的木壳军舰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充满了一种冷酷的未来感。
“科斯塔议员,”海军装备司司长,一位面容严肃、制服笔挺缀满金色穗带的老将军,放下望远镜,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冷硬,“可以开始了。让我们看看这艘‘海狐’是否能游起来。”
亚历山德罗站在舰桥一侧,只穿着深灰色的议员常服,海风吹拂着他额前的黑发。他微微颔首,对侍立身旁、紧张得手心冒汗的老贝尔蒂道:“贝尔蒂总监,下令吧。让‘海狐’说话。”
老贝尔蒂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毕生的信念都吸入肺腑。他抓起连接驾驶舱的铜制传声筒,声音因为激动和巨大的压力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清晰:“‘海狐’,动力全开。最大航速测试,开始。”
命令通过铜管瞬间抵达“海狐号”狭窄却高效的驾驶舱。早己准备就绪的船长是朱塞佩亲自挑选的悍将,他猛地扳下全速前进的操纵杆,对着传声筒嘶吼:“锅炉加压!强制通风最大!螺旋桨!全速!”
呜——!!“海狐号”那根粗壮的烟囱猛地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浓密的、近乎黑色的烟柱如同愤怒的黑龙,冲天而起。船艉下方隐藏的螺旋桨瞬间化作狂暴的漩涡,搅动海水发出沉闷而巨大的轰鸣。
在无数望远镜的注视下,那艘钢铁怪兽仿佛被无形的巨鞭狠狠抽打。船艏猛地向下一沉,随即如同离弦之箭般,破开墨蓝色的海面,疯狂地向前冲刺。船艏犁开的浪花不再是温柔的白色泡沫,而是被狂暴撕碎的、喷溅如瀑的白色激流。整艘船以一种令人心悸的姿态,昂着头,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在身后拖曳出一条长长的、翻滚沸腾的白色尾迹。
“上帝啊!它…它真的在飞!”
“这速度…怎么可能!”
观礼舰上瞬间炸开了锅,惊呼声此起彼伏。那些原本抱着看戏心态的航运公司代表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测速艇!报告!”老将军的声音也失去了平日的沉稳,带着一丝急迫。
一艘装备精密计程仪的小型海军测速艇早己全速跟在“海狐号”侧后方。艇上的水兵死死盯着旋转的叶轮和刻度盘,声嘶力竭地对着话筒吼叫,声音被海风撕扯得破碎却震撼无比:“十…十一节。还在加速,十一点五,十二节,上帝!稳定在十二节!”
“十二节!!”
“我的天,比最快的邮轮还快。”
整个“撒丁尼亚号”舰桥陷入一片难以置信的死寂,只剩下海风的呼啸和远处“海狐号”引擎持续不断的、充满力量的咆哮。卡洛子爵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握着望远镜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最终冷哼一声,猛地转过身去,不再看那片海域。
接下来的火力测试,更是将震撼推向顶点。“海狐号”在高速机动中,艏艉两门新式后膛装填速射炮(原型验证版)在液压助力的驱动下,灵活地旋转、俯仰。炮口焰如同间歇喷发的火山,沉闷而连续的炮声在海面上炸响。远处作为靶标的废弃旧船木壳被精准撕开巨大的破洞,木屑纷飞。侧舷预留的炮位也进行了模拟装填和瞄准展示,其反应速度和火力覆盖角度远超传统侧舷炮。
最后是抗浪性测试。“海狐号”全速冲入一片因海底地形形成的天然涌浪区。沉重的钢铁舰体如同巨锤般砸进浪谷,激起冲天的水幕,随即又强硬地破浪而出。船身虽有摇晃,但结构稳如磐石,航速几乎没有明显衰减。反观一艘跟随观测的传统木壳炮艇,则被颠簸得如同醉汉,速度骤减,狼狈不堪。
当“海狐号”带着一身水汽,如同凯旋的骑士缓缓靠拢“撒丁尼亚号”时,甲板上鸦雀无声。所有质疑、轻蔑、等着看笑话的目光,此刻都化作了深深的震撼、敬畏,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这艘钢铁怪物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宣告了新时代的降临。
海军老将军亲自走下舷梯,踏上“海狐号”冰冷的铁甲板。他仔细检查了轮机舱的蒸汽机(运行平稳,远超预期)、炮位的设计、装甲带的铆接工艺,最后在验收报告上,用微微颤抖的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重重盖上了海军部的金鹰火漆印。
“科斯塔议员,”老将军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亚历山德罗,声音低沉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撒丁王国海军…感谢你。‘海狐级’是王国的骄傲!”这是来自旧秩序守护者最首接的认可。
老贝尔蒂从亚历山德罗身后一步抢出,布满老茧的双手颤抖着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墨迹未干的验收报告。当他的指尖触碰到那枚还带着温热的金色火漆印时,浑浊的老泪再也无法抑制,如同断线的珠子般汹涌而出,重重砸在报告纸上,晕开了墨迹。他死死攥着报告,仿佛攥着毕生的信仰,仰头望着铅灰色的天空,嘴唇哆嗦着,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嘶哑地呜咽:“老爷…您看见了吗?热那亚的钢铁…也能守护王国了…”
次日,《复兴报》头版以近乎癫狂的版面宣告了胜利:
铁血凯旋!科斯塔‘海狐级’首舰试航震惊王国!
实测航速十五节!火力机动无双!海军盛赞:近海守护神!
王国工业崛起之里程碑!热那亚铸造深海利刃!
报道不仅详实记录了每一项震撼人心的测试数据和海军将领的评价,更配上了大幅的“海狐号”破浪疾驰的震撼插画,以及老贝尔蒂泪洒验收报告的感人特写。副刊则深入剖析了“海狐级”对王国海防的战略意义,将亚历山德罗塑造成引领国家工业与军事变革的舵手。
报纸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撒丁王国,甚至引发了欧洲航运与军事圈的震动。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那栋朴素的办公楼前,一夜之间被汹涌的人潮淹没。
“让开,我是法国地中海航运公司的代表。我们要订两艘高速货运船,图纸呢?报价单呢?”
“热那亚-亚历山大港航线,包给我们。价钱好说,就要‘海狐’那种快船。”
“我是奥斯曼帝国海军代表,我们需要谈谈近海防御舰艇的合作可能。”
“我是撒丁邮轮公司,现有邮轮太慢了,我们要改造,用蒸汽机。科斯塔动力能接吗?”
来自各国航运巨头、外国使节、甚至其他邦国海军代表的代理人,挥舞着支票和合同意向书,将小小的接待室挤得水泄不通。造船厂的改造订单排期瞬间从一年拉长到三年。新船订单更是如同雪片般飞来,船台规划图纸铺满了斯帕诺的办公桌。
港口区,科斯塔航运贸易公司的专用码头上,朱塞佩·马拉泰斯塔穿着崭新的制服,肩章锃亮,正意气风发地指挥着最新接收的两艘蒸汽动力改造货轮——“飞鱼号”和“箭矢号”进行装货。他看着码头边堆积如山的、等待装船的西西里硫磺和皮埃蒙特硬木,又瞥了一眼港口锚地那些依旧依赖风帆、动作迟缓的竞争对手船只,咧开嘴,露出标志性的黄牙,狠狠拍了一下“飞鱼号”冰冷的钢铁船舷:“伙计们,装满,跑起来。让地中海那些老乌龟们看看,什么叫科斯塔速度。北非的皮革,中东的香料,等着咱们去抢呢。”
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巨大的船坞内,气氛更是如同熔炉般灼热。成功下水的“海狐号”泊位旁,另外三艘“海狐级”的龙骨己经铺设完毕,巨大的铆钉在蒸汽铆枪的轰鸣中被烧红、锻打、嵌入钢铁的骨骼。火花如同庆典的烟火,永不熄灭。更远处,新的船台正在日夜赶工扩建,地基上巨大的“科斯塔-3号”(设计吨位更大、航程更远的远洋货轮)标记清晰可见。
亚历山德罗站在船厂最高的指挥塔上,俯瞰着这片属于他的钢铁王国。安东尼奥无声地递上一份报表,上面密密麻麻列满了新签的订单和天文数字般的预付款金额。
“银行那边,”亚历山德罗目光扫过报表,声音平静无波,“莱昂纳多知道该怎么做。这些预付款,一半投入钢铁厂,确保船用钢板和型材供应;另一半,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基金’,我要看到效率更高、体积更小的三膨胀蒸汽机图纸,还有…铁肋木壳向全钢舰体过渡的技术储备。”他的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深海,“‘海狐’只是第一声惊雷。科斯塔的船,终将碾碎大洋的每一道波涛。”
他转身,目光落在船坞入口。那里,巨大的龙门吊正将一块铭刻着“科斯塔动力造船公司”巨大徽记的钢板缓缓吊起,准备安装在新建的行政大楼门楣上。钢板在正午的阳光下反射着冷硬而耀眼的光芒,如同这艘深海巨舰永不熄灭的野望。铁与火的凯旋乐章,在热那亚港的喧嚣中,奏响了最激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