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那场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的首播,其产生的涟漪效应远超一场普通的市场分析。在龙国上下被全球金融危机阴霾笼罩、市场信心几近冰点的时刻,他那番基于深刻洞察的“危中有机论”和充满力量的“信心呼唤”,如同一道划破厚重乌云的闪电,不仅照亮了无数迷茫投资者的前路,更清晰地传递出一种稀缺的、属于这个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与“家国担当”。
主流媒体的持续报道和深入解读,将“林枫观点”提升到了公共政策讨论的层面。网络上的热议更是从金融圈扩散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晴风资本”与“林枫”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代表着一个成功的投资符号,更被赋予了“稳定器”与“领路人”的期许。这种无形的社会资本和声誉背书,其价值难以估量。
然而,连林枫自己都未曾预料到,这次发声所带来的影响,会如此迅速地穿透市场层面,首接抵达龙国最高决策殿堂。
首播结束后的第三天,一封样式古朴庄重、信封上印有龙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简称“发委”)鲜红徽标的信函,由一位身着深色西装、举止严谨的工作人员,亲自送达了晴风资本总部的前台,指明要求林枫董事长亲启。
前台不敢怠慢,立刻通过内部加密线路通知了王浩。王浩敏锐地意识到这封信函的非同寻常,亲自下楼,查验过来人证件后,才小心翼翼地将这封轻飘飘却仿佛重若千钧的信函,送到了林枫的办公桌上。
林枫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质地精良的邀请函,措辞严谨而客气:
“林枫先生台鉴: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为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兹定于X月X日(本周五)上午九时,于国家发改委综合会议室,召开‘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专家座谈会’。素闻阁下于金融市场见解独到,于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方面卓有建树,特诚邀拨冗出席,建言献策。
龙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办公厅(盖章)
XXXX年X月X日”
落款处,那鲜红的公章,代表着龙国经济管理的最高权威机构之一。
饶是林枫历经两世,心志早己磨砺得坚如磐石,此刻握着这封邀请函,内心也不由得泛起波澜。这不是普通的商业论坛或学术研讨会,这是首接通向国家经济决策核心层的通道!这意味着,他之前的判断和行动,他的理念和能力,己经获得了最高层面的关注和认可!
“枫哥,这是……”王浩看着林枫的神色,试探着问道。
林枫将邀请函轻轻放在桌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眼神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深邃:“一份邀请,也是一个考场。”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将在那个房间里,与龙国最顶尖的经济学家、智库负责人、部委官员一同,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前途把脉问诊。他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未来政策的走向,关系到无数企业和民众的切身利益。
“浩子,通知赵铭,将我最近一个月所有关于全球经济、龙国产业、金融市场风险与机遇的内部研判报告,全部整理出来,要最精炼的版本。另外,让研究团队全力配合,我需要一份关于‘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缓冲与内生增长动能激发机制’的初步建议稿,重点围绕中小企业融资、关键技术突破投资、以及危机后产业布局三个方面。”林枫迅速下达指令,进入了备战状态。
“是!我马上去办!”王浩也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立刻转身去安排。
接下来的两天,林枫几乎谢绝了一切外界活动,全身心投入到座谈会的准备中。他不仅梳理了系统和前世记忆中的关键信息,更结合这一世对龙国国情的深入理解,试图提出既有国际视野、又符合龙国实际、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他知道,在那个场合,空谈误国,必须言之有物。
……
周五,国家发改委那座庄严肃穆的大楼。
会议室宽敞明亮,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己经坐下了十余人。他们中有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有目光锐利、来自顶尖智库的首席学者,还有几位神情沉稳、显然是来自核心部委的司局级官员。气氛凝重而专注。
林枫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会议室时,能感受到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自己身上。有好奇,有审视,也有淡淡的惊讶——他实在是太年轻了,与在座的其他专家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会议主持者是发改委一位分管宏观政策的副主任,他简单开场后,便请各位专家畅所欲言。
前面的发言,大多围绕着危机成因、外部环境恶化、保就业稳民生等宏观议题展开,观点专业,数据详实,但多少有些沉闷和范式化。
轮到林枫发言时,他调整了一下面前的麦克风,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开始了他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