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的三条策略,如同三支利箭,离弦射向迷雾重重的荆州政局。
最先见效的,是陈舟负责的舆论战。
几天之内,各种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在襄阳的大街小巷、酒肆茶楼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蔡将军想把州牧之位传给二公子刘琮呢!”
“何止!我听说蔡夫人日夜守在州牧榻前,连大公子琦都见不到父亲一面!”
“唉,州牧病重,蔡氏专权,这荆州怕是要乱啊……”
“还是南阳那位陆校尉仁义,说是奉了天子密诏,保境安民,还愿意听州牧号令呢。”
这些流言真真假假,却精准地戳中了蔡瑁的痛处。他虽掌控州牧府,却无法完全堵住悠悠众口。更让他恼火的是,一些原本中立乃至亲近他的荆州士族,看他的眼神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道德污点在这个时代,是足以瓦解权力基础的利器。
首播间里,网友们看着“战果”汇报,乐不可支:
【舆论的高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主播这水军用的,颇有我现代网友的风范!】
【蔡瑁现在肯定气得跳脚,但又没办法!】
【注意!敌人可能会舆论反扑!】
果然,蔡瑁迅速做出了反应。他控制的州牧府发出告示,斥责陆安“妖言惑众”、“僭越自立”,是荆州之祸根。同时,也开始抓捕“散播谣言”者。
然而,压制越狠,反弹越烈。陆安“愿遵刘州牧号令”的姿态,与蔡瑁封锁州牧府、排斥长公子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时间,荆州的舆论场变得更加混乱和对立。
与此同时,张仲景通过一位信得过的、曾在长沙与他共事过的医官,成功将话带给了困居府中的长公子刘琦。
“……南阳有良医,或可解州牧沉疴;南阳亦有忠勇之士,愿为公子后盾。”
正在为父亲病情和自身处境忧惧不己的刘琦,听到这番话,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他虽性格懦弱,但并非傻子,深知蔡瑁一旦得势,绝无自己容身之处。陆安的出现,给了他一丝微弱的希望。
他立刻秘密回信,信中言辞恳切,先是感激张仲景的关心(隐去了陆安),随后大倒苦水,诉说无法在父亲床前尽孝的苦闷,以及对蔡瑁专权的隐忧。字里行间,充满了求助的意味。
这封信被秘密送回南阳,摆在了陆安的案头。
“第一步,成了。”陆安看着刘琦近乎哀鸣的信,心中并无多少同情,只有策略达成的冷静。刘琦这根线,算是初步搭上了。
而首播间内,对刘琦的评估也层出不穷:
【刘琦就是个阿斗PLUS,扶不起来啊!】
【工具人实锤了!利用他的名义就行,千万别让他来南阳!】
【主播给他回信,要强调‘孝道’和‘大义’,让他去争,我们在后面支持!】
【可以给他送点‘补品’,名义上是给刘表,实际上是拉近关系。】
就在陆安斟酌如何给刘琦回信,既给予支持又不至于被拖下水时,张猛带来了最新的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