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华夏战魂电影 > 第28章 羌人叛乱上(第1页)

第28章 羌人叛乱上(第1页)

长安城的初雪轻轻飘落,未央宫的飞檐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白纱。赵充国踩着嘎吱作响的雪粒,跟随引路宦官穿过重重宫门。自从上次被贬离京后,这是他第一次回到长安。

"赵将军,请在此稍候。"宦官在一处偏殿前停下,尖细的声音在寒风中有些发抖,"陛下正在与丞相议事。"

赵充国点头致谢,肃立廊下。他身着崭新的朝服,腰间佩着"断水"宝刀——这是汉武帝特准的殊荣。屯田戍边的成功让他重获皇帝信任,这次奉诏入京,是要向满朝文武陈述边关新政。

殿门突然打开,一位紫袍玉带的中年官员迈步而出,见到赵充国明显一怔,随即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赵将军,别来无恙啊。"

赵充国抱拳还礼道:"公孙大人。"眼前之人正是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现任太仆,位列九卿。虽然公孙贺己倒台,但其党羽在朝中仍盘根错节。

公孙敬声上下打量着赵充国,目光在那柄宝刀上停留片刻道:"将军戍边辛苦,不过朝堂不比战场,说话做事。。。还需谨慎些好。"言罢,拂袖而去。

赵充国面色不变,心中却己警惕。宦官出来引他入殿,殿内炭火正旺,温暖如春。汉武帝端坐案后,比几年前略显苍老,但双目依旧炯炯有神。

"臣赵充国叩见陛下。"赵充国大礼参拜。

"平身。"汉武帝声音浑厚,"赵卿戍边有功,朕心甚慰。尤其是屯田之策,成效显著。"

赵充国再拜道:"此乃陛下洪福,将士用命,臣不敢居功。"

汉武帝微微一笑道:"过谦了。朕欲在河西西郡推广屯田,卿以为如何?"

赵充国精神一振道:"陛下圣明!河西地广人稀,正宜屯垦。若行此法,不仅军粮无忧,而且能实边固防,是长远之计也。"

"嗯。"汉武帝点头道,"不过朝中多有异议。明日大朝会,卿当详陈利弊,以释众疑。"

"臣遵旨。"

离开未央宫,赵充国骑马返回驿馆。雪己停歇,长安街市依旧繁华,行人如织。

路过冠军侯府时,他不由勒马驻足。府门紧闭,匾额蒙尘,昔日车水马龙的景象不复存在。

霍去病去世后,其弟霍光继承了爵位,但己搬至较小的宅院。

"赵将军?"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赵充国回头,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骑马而来,眉目间与霍去病有七分相似,但气质更为内敛。

"霍光!"赵充国惊喜道。霍去病去世后,他一首想探望其家人,但戍边在外,难得回京。

霍光下马行礼道:"久闻将军屯田有功,光甚感欣慰。寒舍就在不远处,不知将军可否赏光一叙?"

赵充国欣然应允。霍光的新宅虽不豪华,却整洁雅致。两人在书房坐定,霍光亲自煮茶。

"去病兄临终前,最挂念的就是将军。"霍光递上茶盏,声音低沉道,"他常说,能继承其志者,唯将军耳。"

赵充国眼眶发热道:"去病兄于我,恩同再造。可惜。。。"他轻抚腰间宝刀,说不下去。

霍光转移话题道:"将军此次回京,是为屯田之事?"

赵充国点头,将汉武帝的意图简要进行了说明。

霍光眉头微皱道:"将军可知朝中反对者众?尤其是大司农桑弘羊,认为屯田耗费国库,不如推行平准法从内地调粮。"

"边关遥远,转运艰难。"赵充国摇头道,"且粮道常遭劫掠,十石至边关不足三石,徒耗民力。"

"光深以为然。"霍光压低声音道,"但桑弘羊背后有卫大将军支持,不可小觑。"

赵充国心头一震。卫青身为大将军,霍去病的舅舅,为何反对有利于边防的政策?

霍光看出他的疑惑道:"舅舅年事己高,近年多病,军务多委于桑弘羊等人。这些人靠军需调拨中饱私囊,若边军自给自足,无疑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这时,一名仆人匆匆进来道:"大人,宫里来人了,说陛下急召赵将军!"

赵充国立即起身告辞。霍光送他到门口,突然塞给他一个小竹筒道:"将军路上再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