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两边的木杆子整齐排列……荀虞夔在路上已经听人说了,这叫做电线杆。
至于为何叫做电线杆,他就不得而知了。
每根电线杆中间偏上部位,都挂着一面两色旗,旗杆倾斜朝上,指向路中间。
这些两色旗挂的高度一样,整整齐齐。
一眼望过去,十分好看,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路边的田野里,庄稼一派丰收景象,玉蜀黍的穗子硕大。
水渠中,水流哗哗;碧绿色的渠水中,有大白鹅和野鸭在漂浮游泳,嘎嘎叫着。
荀虞夔一时间,有些恍惚。如果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到了江南。
村口张灯结彩,一片火红。
远远就能看到,天空中有巨大孔明灯一样的东西漂浮着。
这东西似孔明灯,又似大灯笼,是红色的,升高三丈有余,有绳子牵着,连接地面。
奇怪的是,灯笼中不见火光,不知这东西是如何飞起的?
路边,则是横跨着一个巨大的红色拱门。
拱门前,红色地摊延伸出数十丈远。
这种气象,荀虞夔不曾见过,也不知道贼寇是哪里来的如此手段。
但他身为朝廷命官,自然是不能弱了气势。
荀虞夔:“这些贼子,心中对朝廷倒还算有几分敬畏之心。为了迎接本官,也算是用了几分心思。”
他刚赞扬一句,却是看清那红色拱门上,写着黄色的大字:
【热烈庆祝榆槐段(榆树湾到槐安城)标准示范路成功奠基】
而那一排孔明灯下,也都吊着红色布带,上面同样写着黄字: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
【修兴业之路,架致富之桥】
【奠定基石,铺就未来;当世修路,造福万代】
【……】
这些词句,在荀虞夔看来粗浅不堪,却都是宣传修路的,并不是迎接他这个知县。
荀虞夔脸上的笑容一僵。
但是,想想自从进入槐安城范围之后,这一路走来,道路平坦宽敞,少吃了许多颠簸之苦。而且,一路上看到的那些修路工人,虽然辛苦,但无一不是干劲儿十足,对将来充满期待……
荀虞夔心里不由又有些五味杂陈。
筑桥铺路,安民立业……这本来都应该是他这个知县的职责啊。
不过,很快荀虞夔又有些欣慰了:
“本官何必要太过执着这些?在这饥荒年,本县治下能有一块如此世外桃源之地,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无论怎么说,都是本县的政绩啊。”
“至于刁民不服教化,只知道感谢榆树湾村神明,不知道有朝廷……本官心中自有丘壑,不必与他们计较。事后,加强教化即可。”
荀虞夔又说服了自己。
这榆树湾能活人,将来也都是他这个安化知县,以及知府大人的政绩。
荀虞夔进村之后,再次受到震撼。
他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白色的房屋。
这些房屋,墙体平滑,不知道用的何种漆料刷成。
而窗子,竟然全都是用琉璃镜做成的。
那琉璃镜,极为纯粹,能够清楚看到屋内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