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问您个事儿。”
烙饼的老汉扯着汗巾抹了把汗,“客官您说。”
“这街上怎么这么多武人?”
老汉将手中的面团揉开,“客官是打哪儿来的?”
来人姓赵,是个走商的商人,年前就出关去了,前日才刚刚带着商队货物回来。
回来后吃饱睡足,修整了一天,今日出门就是想打听打听行情,为带来的货物找个好买家。
却不想街上热闹是热闹,就是跟他想的热闹不是一回事。
赵行商道:“不瞒老丈,之前在关外,才回来。”
“那就难怪了。”
“此话何意?”
老丈道:“这些武人都是冲着萧师来的。”
“萧师,就是当今的那位女师父?”
“是。”
赵行商不解:“莫不是来寻仇的?”
他常年跑商,见识更多些,知道些江湖事。
当今这位师父是江湖出身,偏偏助陛下成立稽武司,跟江湖人对着干。
早年稽武司刚成立的时候,他在外跑商,也听到过不少武人的不屑嘲讽。
后来稽武司真得运行起来,不屑嘲讽就变成了怨恨唾骂。
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却知道稽武司成立后,他跑商都安全了不少。
起码不用提心吊胆怕在半路碰上打劫的,钱财没了不说,最怕是一行人连命都丢了。
现在则不同,劫道的少了。且只要肯出点血,商队也能雇到武人当保镖,安全性大大提高。他这次出关,就雇了两个护卫,这才能顺利回来。
这些人若是来寻仇的,也不知萧师打不打得过这许多人?
赵行商忧心忡忡地想着。
“不是寻仇。”
老汉不知道赵行商想了这许多。
“老汉也不懂他们这些江湖人的东西。说是萧师邀请了许多掌门来观看什么大典。这些武人都是来凑热闹的。”
赵行商在思索什么大典能召集这么多江湖人齐聚京城。奈何老丈自己也稀里糊涂的,根本说不清楚。赵行商只好放下思绪,买了张饼,再去别处打听消息。
被两人议论的萧然正在皇宫中看皇长子练剑。
一板一眼地练完一套剑法,皇长子收剑。顶着一张粉扑扑肉嘟嘟的脸颊板板正正给萧然行了一礼:“师祖。”
萧然蹲下身子,笑眯眯道:“殿下剑法纯熟,再过不久便可以习新剑招了。”
皇长子端着小脸道:“谢师祖夸奖。”
明明年岁不大,却要故作老成,偏顶着一张婴儿肥的脸,看起来十分可爱。
萧然按下之子蠢蠢欲动想要捏脸的手,站起身对伺候的宫女道:“带殿下去梳洗吧,当心着凉。”
“是。”
送走皇长子,萧然跟着寻来的内侍去见小胖子。
小胖子现在已经彻底褪去青涩,成为合格的帝王。
见到萧然,他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露出一个笑容:“师父。”
萧然点头,问道:“有什么烦心事吗?”
他摇摇头:“不是什么大事。最近京中治安不大好。”
萧然了然:“是那些江湖人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