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主角重生为牛的 > 第9章 学成归来(第1页)

第9章 学成归来(第1页)

腊月二十三,祭灶,小年。

空气中的年味儿浓得化不开了,家家户户扫尘、祭灶,准备着一年到头最丰盛的那顿年夜饭。但刘海的心,却像绷紧的弓弦,一刻也不敢放松。

揣着那份熬了好几个晚上、字迹工整却依旧带着稚气的“靠山屯中药材人工种植可行性计划书”,以及陈向东那张沉甸甸的名片,他再次踏进了青石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大门。

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

陈向东亲自陪着来的。他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梳着一丝不苟的干部头,往信贷员的办公桌前一站,那股子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气场,就让那个年轻的信贷员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小张,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靠山屯的刘海同志。小伙子很有想法,也实干,带着他们村不少人挣了钱。现在想贷款搞药材种植,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供销社这边是大力支持的。”陈向东语气平和,但话里的分量却不轻。

被称为小张的信贷员连忙接过刘海双手递上的计划书,态度比上次恭敬了不知多少倍:“陈干事您推荐的人,肯定错不了。我看看,我看看……”

他快速浏览着计划书,不时点点头。有了陈向东这块金字招牌做担保,所有的程序和质疑似乎都简化、消失了。抵押物?陈干事的信誉就是最好的抵押。担保人?陈干事本人白纸黑字签了名,盖了供销社的公章。计划书是否专业?有陈干事的肯定,那就是专业的!

不到一个小时,所有手续办妥。当刘海在一式三份的贷款合同上,用力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按上红手印时,他的手心因为激动而微微出汗。

贷款金额:五百元整。

期限:一年。

利率:按照国家扶持农业生产的优惠利率执行。

拿着那张薄薄的、却代表着五百元巨款的贷款凭证,刘海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这笔钱,在这个年代,足以压垮一个家庭,也足以成就一个梦想。

“小刘,钱虽然贷下来了,但关键还在后面。”走出信用社,陈向东推着自行车,语重心长地对刘海说,“种植药材,技术是关键,光靠野路子不行。正好,我有个老朋友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当副站长,姓吴,叫吴启明。他以前在大学就是学药用植物栽培的,是这方面的专家。我给你写个介绍信,你过了年,最好初七八就去县里找他,好好学学,把真本事弄到手。”

说着,陈向东从公文包里拿出纸笔,就着自行车座垫,唰唰几笔写好了一封简短却情真意切的介绍信,盖上了自己的私章。

“谢谢陈干事!您真是……真是我们家的恩人!”刘海接过介绍信,声音再次哽咽。陈向东不仅帮他解决了资金难题,连最核心的技术门路都为他铺好了,这份恩情,重如山岳。

“别说这些见外的话。”陈向东摆摆手,跨上自行车,“好好干,干出个样子来,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走了,还得置办点年货去!”

看着陈向东骑着车汇入街上熙攘的人流,刘海紧紧攥着那张贷款凭证和介绍信,在原地站了很久。寒风刮在脸上,他却觉得浑身滚烫,充满了力量。

回到村里,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靠山屯的每个角落。

“听说了吗?刘海从信用社贷了五百块钱!”

“我的老天爷!五百块!他可真敢啊!”

“有陈干事担保呢!怕啥?海子这是要干大事了!”

“种药材?这能成吗?别把本钱赔进去……”

羡慕、惊叹、质疑、担忧……各种目光和议论聚焦在刘海身上。但他浑然不觉,或者说,根本不在乎。他一门心思,扑在了即将展开的事业上。

这个年,刘海家过得前所未有的热闹和富足。腊肉、炸丸子、炖骨头……柳秀珠使出了浑身解数,把年夜饭张罗得像模像样。二狗和刘富贵也常来家里,三人围着火盆,喝着廉价的散装白酒,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开春后的规划。柳秀珠坐在一旁,就着灯光纳着鞋底,听着男人们充满激情的谈话,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的光彩。

大年初七一过,年的气氛还未完全散去,刘海就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去县里。柳秀珠默默替他打点好行李,几件换洗的干净衣服,一小罐她腌的咸菜,还有十几个白面馒头。

“出门在外,别舍不得吃。”她细细地嘱咐着,替他把衣服的褶皱抚平,眼圈有些发红,“到了县里,人生地不熟的,凡事小心……早点回来。”

“嗯,我知道。家里盖房子的事,你先看着,等我学成回来,咱们就动工。”刘海抱了抱她,在她额头轻轻一吻,“辛苦你了,秀珠姐。”

柳秀珠摇摇头,把脸埋在他胸前,贪婪地吸了一口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

就在刘海背着行李,走出院门,准备去镇上坐班车时,李秀芳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俏生生地站在村口的歪脖子树下,似乎等了有一会儿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