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就差一点没关系读后感 > 6对不起(第1页)

6对不起(第1页)

考完研以后的日子比我想象的要没劲。我陷入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和手段。

我没有整理宿舍,也没有计划回家,每天躺在我的小床上,吃饭,睡觉,玩手机。

蒋峪第一次知道,有人可以不吃不喝,一觉能睡12个小时。

我身体力行地向他展示,还能更久。

蒋峪问我还好吗,我说我好得不得了。

在我因考研陷入情绪戒断期的时候,蒋峪一如既往地忙碌,弄论文,写报告,还有一些考核的事,我的闲,更衬托出他的忙。

以前我是用早七晚十二的强度去备考,从没意识到蒋峪其实也是大忙人。

我和蒋峪还是保持之前的见面频率,不过改成了我去找他,我们俩继续在同一个校区谈异地恋。

蒋峪对此适应良好,只是我有点不习惯。我觉得我和蒋峪真正开始谈恋爱是考完研开始的,我们从双“忙”变为单“忙”,迎来真正的磨合期。

在我一直以来的认知里,需要经常磨合的关系,是不长久的关系。如果事事都要磨合,都要通过深度交流才能走下去,那说明这两个人不合适。

不合适不代表人不好,只是鞋子穿错了脚,换个尺码就好了。

刚恋爱的时候,我和蒋峪没经历过什么磨合期,就顺利在一起了。我心里总有一种微妙的不安,我甚至觉得这不代表我俩有多合拍,而是我们还没遇到可以产生矛盾的事情。

蒋峪大概没接触过我这么拧巴的人,他不理解,但尊重。

就像男生对喜欢的人具有服从性那样,在我眼里,蒋峪是一个特别好说话的人,这样可以,那样也行,万事都好商量。

可能他唯一比较头疼的,是谈了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吧。

我和蒋峪当然也发生过分歧,就一次,发生在我们在一起的第三年。

那一年,我是研一下学期,导师这边有转博的名额,但我一心想要早日就业,没有任何要读博的打算,所以还是放弃了。

我爸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而我像翅膀硬了一样,在电话里和他大吵一架,气到浑身发抖。

至于这件事我爸怎么知道的,还要从他同事的孩子讲起。

我爸同事有一个和我同校的儿子,大我几岁,学软件工程的,研一转博,27岁就博士毕业了,他目前在我们当地一所大学教书,据说光安家费就有大几十万。

在我爸的认知里,我像他同事的儿子一样,也读到博士,再出来找一份教职,社会地位体面不说,又方便照顾家庭,再好不过。

好像女博士的头衔,不过是婚恋市场上装点自己的一朵花,而我不愿意这样。

我爸何许人也?文化程度有限的初中语文老师,一路评到现在的职称,优厚的退休金指日可待,他吃过的时代红利好到我想象不到。

但世界对于二十岁出头的我不是这样的,我要读研要实习,每月领学校的补助维持生活,生存焦虑每天都在追赶着我。

博士是我想读就能读的吗?如果读不下去,学校能同意我再转硕吗?我能像蒋峪那样得到家庭的帮助吗?

很显然,不可以。

所以我不理解我爸,他也不理解我。

谈不拢,当然要起冲突了。

这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挂我爸的电话,第一次说我不同意,第一次没有尊敬他。

但在我爸电话里骂我“翅膀硬了”的时候,我第一反应还是害怕,还是逃避。

家庭之于我,如同杂技团里那条把小象困在原地的铁链,栓了二十年,时间久到小象变成大象,也不会逃跑了。

该怎么说呢,在外面上学念书已经够累了,家里不说提供帮助,至少可以闭嘴吧,但我们家不行。

我特别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每当我的生活要变好的时候,我爸总要跳出来,吵一架,骂一顿,将我打回原形,直白地告诉我:你不配。

用尽全力,我也不过是想要做一个正常的人,怎么就这么难呢?

我和我爸抗争的结果,次次以微信和电话的轰炸结束,我把手机关机放进包里,只拿着校园卡在学校逛荡了一天。

蒋峪联系上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我喝了一罐冰啤酒,坐在我们散步时会路过的长椅上,一边喂蚊子,一边玩手机。

找不到我这件事让蒋峪有些焦虑,他担心我的安全,而我又是一个什么都好憋在心里的主儿,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我很难搞呢。

蒋峪神色如常,他帮我解决了剩下的酒,丢垃圾,拎包,和我走出去。

直到走到有路灯的地方,我才看出蒋峪不太开心。他抿着嘴唇,一句话也没和我说,在得知我从早到晚什么都没吃之后,直接改道去了食堂。

蒋峪有一个优点是,生气归生气,该做的事情还是会认真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