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书法家砚田的个人介绍 > 第16章 同行邻村路遇霜邻村青年多踊跃(第1页)

第16章 同行邻村路遇霜邻村青年多踊跃(第1页)

同行邻村路遇霜,邻村青年多踊跃

吃过早饭,几个人就出发去邻村了。邻村离沈砚之的村子有十里地,要走山路,路面上还结着霜,有点滑。干部骑着自行车,沈竹礽和乌林答氏步行,沈砚之跟在祖父旁边,蹦蹦跳跳的,一点也不觉得累。

山路两旁的树都落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像伸出的手。乌林答氏走在前面,铜铃叮铃响,偶尔会停下来,挖路边的草药,比如蒲公英、柴胡,她把草药放进篮子里,说:“这些草药能治感冒、发烧,去了前线,要是缺药,就能用得上。”沈竹礽也帮着挖,一边挖一边教沈砚之:“你看这蒲公英,叶子边缘有锯齿,根是褐色的,能清热解毒;柴胡的茎是空心的,叶子细长,能退烧,你要记住它们的样子,以后在山里迷路了,也能找草药治病。”

沈砚之跟着祖父学认草药,把每种草药的样子都记在心里。走到半山腰时,霜化了,路面更滑了,乌林答氏不小心摔了一跤,篮子里的鹿骨掉在地上,滚到了路边的草丛里。“我的鹿骨!”她赶紧爬起来,去草丛里找。沈砚之也帮着找,在一棵松树底下,发现了那块老鹿骨,上面的纹路在阳光下,显得更清晰了。

“谢谢你,后生。”乌林答氏接过鹿骨,小心地擦了擦上面的泥土,“这鹿骨是我在长白山捡的,老鹿的骨头,有灵性,丢了就再也找不到了。”沈竹礽看了看鹿骨,忽然说:“这鹿骨上的纹路,有点像‘二十八宿’里的‘角宿’,你看,这道深纹,像角宿的第一颗星,这道浅纹,像第二颗星。”乌林答氏凑过去看,点了点头:“还真有点像,我以前没注意,你这么一说,倒觉得更像了。”

沈砚之也凑过去看,确实,鹿骨上的纹路和祖父画的二十八宿图里的角宿,真的有点像。“祖父,为什么鹿骨纹会像星图呀?”他问。沈竹礽想了想:“天地万物,都是相通的,星星的纹路,能映在骨头里,也能映在人的脸上,这就是‘天人合一’。你以后要记住,看任何东西,都要往‘通’里想,不能只看表面。”沈砚之点点头,把“天人合一”这西个字,记在了心里。

走到邻村时,己经快中午了。邻村比沈砚之的村子小,只有几十户人家,村口也贴了征兵公告,很多村民围在那里议论。干部带着沈竹礽和乌林答氏走到公告前,大声说:“乡亲们,这两位先生懂看相和骨卜,能看出你们的身体好坏,想参军的青年,都可以让他们看看,身体好的再报名!”

村民们一听,都围了过来,想参军的青年更是挤到前面。第一个上来的是个高个子青年,叫李建国,他长得很壮,胳膊上有肌肉,笑着说:“先生,你们看我能去参军吗?我想当步兵,冲锋陷阵!”沈竹礽先看了看他的脸,面色红润,眼神明亮,又让他伸舌头,舌尖有点红,舌苔薄白。“你的身体很好,气血足,当步兵合适,”沈竹礽说,“但你舌尖红,是心火有点旺,去了前线要少发脾气,别冲动,冲动容易出事。”

乌林答氏也看了看他的鹿骨,骨头纹路清晰,没有断纹和霜纹:“你的鹿骨纹里,有‘刚纹’,主勇敢,当步兵合适,但要记住,勇敢不是蛮干,要听指挥,才能打胜仗。”李建国点点头,高兴地去填表了。

接下来又有几个青年上来,沈竹礽和乌林答氏一一给他们看,有的身体好,推荐他们报名;有的身体弱,劝他们留在村里,好好种地,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有个青年叫张建军,身体很弱,面色发黄,嘴唇发白,沈竹礽劝他别去,他却哭了:“先生,我想去参军,我爹是抗日烈士,我要替我爹报仇,打美国鬼子!”沈竹礽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草药:“这是当归和红枣,你回去泡水喝,补气血,等身体好了,再去参军也不迟。现在你身体弱,去了前线不仅帮不上忙,还会拖累战友,你爹要是泉下有知,也不会同意的。”张建军听了,点了点头,接过草药,擦干了眼泪。

沈砚之站在旁边,看着祖父和乌林答氏帮青年们看相,心里觉得很自豪,觉得祖父很厉害,能帮青年们判断能不能去参军,为国家做贡献。他也学着祖父的样子,看青年们的脸和唇,虽然还看不懂,但觉得很有意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