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书法家砚田的个人介绍 > 第28章 工作组员疑迷信砚儿好奇问蛊术(第1页)

第28章 工作组员疑迷信砚儿好奇问蛊术(第1页)

工作组员疑迷信,砚儿好奇问蛊术

迁坟继续进行,男人们又开始挖坟,只是大家都时不时往镇墓罐的方向看,显然还没完全放下心。沈砚之帮着递东西,眼睛却一首盯着祖父——他觉得祖父真厉害,能认出镇墓罐,还能解“蛊”,比乌林答氏的鹿骨卜算还神奇。

中午的时候,工作组的一个年轻组员叫小李,凑到沈竹礽身边,小声问:“沈先生,你刚才画的符,念的咒语,是不是封建迷信?赵组长说不能搞迷信活动。”沈竹礽正在吃干粮,闻言停下动作,看着小李:“小李同志,我画符念咒,是为了让大家安心,也是为了防止罐子里的毒素扩散。那些草药是解毒的,符纸是用来标记‘危险区域’,让大家别靠近,不是什么迷信。”

小李有点疑惑:“可这符纸能有什么用?标记危险区域可以用石灰啊。”沈竹礽笑了笑,指着远处的镇墓罐:“你看大家都不敢靠近那个罐子,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符纸’能驱邪,要是只用石灰,说不定有人会好奇去碰,万一接触了霉变的中药,生病了怎么办?用‘符纸’让大家敬畏,反而能避免危险,这也是一种‘方法’,不是迷信。”

小李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那你说的‘祝由术’,真的能解百毒吗?”沈竹礽摇了摇头:“祝由术不能解所有毒,主要是‘心理作用’和‘草药辅助’。比如刚才,我用艾草驱味,用雄黄防蛇虫,符纸只是个‘引子’,让大家相信‘安全’,这样才能冷静处理问题。真正解毒的,还是草药和科学的方法。”小李点了点头,没再追问,转身去帮忙抬骨灰罐了。

沈砚之坐在祖父旁边,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明白了——祖父的“风水”和“祝由术”,不是只靠“迷信”,还有很多“道理”在里面,比如让大家安心,比如用草药解毒。他想起去年乌林答氏说的“理是相通的”,觉得祖父的话和乌林答氏的话,其实是一样的意思。

下午迁坟快结束的时候,沈砚之终于忍不住问祖父:“祖父,什么是‘辰州蛊’呀?真的有能害人的蛊吗?”沈竹礽正在帮沈德昌标记新坟的位置,闻言停下动作,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让沈砚之坐在他旁边。

“辰州蛊是湘西的一种民间术法,”沈竹礽慢慢说,“以前湘西有‘蛊婆’,会养蛊,用来害人或者防盗。蛊有很多种,有‘蛇蛊’‘蜈蚣蛊’‘蝎子蛊’,还有‘情蛊’,据说能让人听话。但大多数‘蛊’都是传说,真正能害人的很少,很多是用来吓唬人的,就像咱们祖坟里的镇墓罐,其实是假蛊。”

“那真的蛊是什么样的?”沈砚之追问。沈竹礽想了想:“我年轻的时候去湘西游学,见过一次‘蛊婆’养蛊。她把蜈蚣、蝎子、毒蛇放在一个罐子里,让它们互相残杀,最后活下来的那个就是‘蛊’,然后用自己的血喂养,让蛊听自己的话。但那种蛊很危险,养蛊的人自己也容易被蛊害,所以现在很少有人养蛊了。”

沈砚之听得有点害怕:“那养蛊的人为什么要养蛊呀?”沈竹礽叹了口气:“以前湘西穷,有些人为了生存,就靠养蛊吓唬人,或者帮人‘报仇’,赚点钱。现在新中国成立了,讲究科学,没人信蛊了,蛊术也就慢慢消失了。”他摸了摸沈砚之的头:“别害怕,咱们遇到的是假蛊,不会害人。以后遇到不懂的东西,要先‘观察’,再‘思考’,别轻易相信传说,也别随便害怕。”

沈砚之点点头,想起祖父说的“看任何东西,都要往‘通’里想”,觉得“蛊术”也不是那么可怕了——很多是假的,是用来吓唬人的,真的蛊也有“养蛊”的道理,不是凭空来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