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书法家砚田的个人介绍 > 第84章 矿洞岔路辨阴阳(第1页)

第84章 矿洞岔路辨阴阳(第1页)

松枝火把的火焰己烧去大半,油纸裹着的杖身沁出细密的油珠,阿妹不时转动火把,让火焰烧得更匀些。三人在矿洞里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沈砚之的粗布鞋底早被洞底的碎石磨得发毛,脚踝也因长时间弯腰探路隐隐发酸。他正想开口问还要走多久,前方的洞道突然豁然开阔,竟分出了两条岔路。

左边的岔路像被墨汁浸过,黑得不见底,连火把的光都照不进去半分。一股阴冷的气息从里面涌出来,不是洞外那种带着潮气的凉,是刺骨的冷,像寒冬腊月里冰窖的风,吹得沈砚之脖颈后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甚至能隐约听见岔路深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无数细小的虫足在岩石上爬动,混着若有若无的腐臭味,让人不敢靠近。

右边的岔路却截然相反。那里透着一丝微弱的光,不是火把的暖黄,是偏冷的灰白,像是洞顶有天然石缝,漏进了山外的天光。风从岔路里吹出来,带着干燥的尘土味,冲淡了矿洞里的霉味和甜腥,连呼吸都顺畅了些。沈砚之往前走了两步,能感觉到空气在流动,不像左边岔路那样死气沉沉。

沈竹礽停下脚步,从袖袋里掏出黄铜罗盘。罗盘的盘面被火把照得发亮,之前在入口处还稳当的指针,此刻却微微颤动,绕着盘面转了半圈,最后稳稳地指向右边的岔路。他用指腹擦了擦罗盘边缘的铜锈,声音比之前沉了些:“左边是‘阴路’,埋的是聚阴的阵法,里面多半藏着蛊虫巢穴和翻板陷阱,走进去十有九死;右边是‘阳路’,按风水局走的是活气,能通到主墓室,咱们走右边。”

沈砚之心里一动,突然想起祖父还在时,曾在书房里跟他讲过“左阴右阳”的说法。那时候他才十岁,趴在祖父膝头翻一本泛黄的《风水纪要》,祖父指着书里的插图说,古时修墓或开矿,必按“左阴右阳”布道,阴路挡煞,阳路通正途,是为了护着里面的贵重东西,也防着盗墓贼走歪路。没想到今日竟真在矿洞里见到了,他点点头,紧了紧手里的雄黄布袋,跟着沈竹礽往右边的岔路走。

右边的岔路果然比左边宽些,能容两人并肩走。洞壁不再是入口处那样粗糙,反而被磨得有些光滑,像是常年有人走过。阿妹举着火把凑近洞壁,火光晃过之处,沈砚之看见壁上刻着些模糊的字迹。那些字刻得不算深,有些笔画被潮气浸得发暗,阿妹用手指顺着刻痕摸了摸,又凑近看了看,突然说:“这是南宋的字体!”

沈竹礽也凑过去,借着光仔细辨认。他年轻时研究过古籍,对各朝字体颇有了解,只见那些字笔画遒劲,撇捺间带着南宋文人的风骨,虽有磨损,却能看清几个关键的字——“小心石刺”。“这是先祖沈从义留下的警示。”他肯定地说,指尖在“石刺”二字上轻轻点了点,“先祖当年开这矿洞,定是怕后人误入机关,才刻了这话提醒,前面不远,多半有石刺机关,大家都把脚步放轻,仔细看地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