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号原石底价1万2,里面是帝王绿;23号原石底价3万8,里面是玻璃种翡翠。
他一一记在小本子上。
“哟,小兄弟,你也喜欢赌石?”
“是您啊,朱老。
昨天在医院还没来得及谢谢您呢。”
“举手之劳,不必挂心。”
朱老抬手示意。
吴书涵一眼瞧见朱老手上的扳指,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行信息:明朝宣德年间,1427年,朱瞻基。
“我去,什么情况?
难道透视异能升级,还能鉴定古玩?
宣德年间老朱家的扳指,现在最少也要值六七百万。
这老头什么来头,这么有钱?”
“朱老,您手上这枚扳指想必很贵吧?”
“哦,小兄弟,何以见得?”
“宣德年间朱瞻基的扳指,想必也要值六七百万吧。”
朱老名叫朱灿宇,是南省古玩协会会长,对于古董字画极为热爱,玉石翡翠只是偶尔玩玩。
对于吴书涵能准确说出扳指的来源,他很是震惊。
朱灿宇眼中满是好奇与惊讶,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吴书涵,说道:“小兄弟,继续说说你的见解。”
吴书涵见朱老态度和蔼且真诚,便也来了兴致,思索片刻后说道:“朱老,据我所知,宣德皇帝朱瞻基在位时,宫廷造办处制作的器物工艺精湛,用料考究。
这枚扳指材质温润,质地细腻,从色泽和纹理来看,应是采用了当时极为珍贵的和田玉料。
而且上面的雕刻工艺细腻入微,线条流畅自然,图案精美且富有寓意,符合宣德年间的工艺风格。
如此品相完好的宣德年间扳指,在如今的古玩市场上,价值自然不菲。”
朱灿宇微微点头,眼中赞许之色更浓:“小兄弟年纪轻轻,对古玩竟有如此见解,着实难得。
这枚扳指确实是宣德年间宫廷御制之物,是我早年偶然所得。”
吴书涵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朱老过奖了,我也就是平日里喜欢研究这些,一知半解而己。”
朱灿宇笑着摆了摆手:“谦虚了,能一眼看出这扳指的来历和价值,可不仅仅是一知半解。
看你对玉石翡翠也感兴趣,之前也在研究赌石?”
吴书涵便将自己跟着公司师傅学习赌石,以及此次前来参加展会的事情,简要地说了一下。
朱灿宇听后,微笑着问道:“小兄弟,还未请教你贵姓?
在哪家珠宝行做事呀?”
“朱老,我叫吴书涵,在轩雅居珠宝古玩店上班。”
“哦,在轩雅居上班呀?
那你们老板对你怎么样?”
“挺好的,我们大小姐对员工挺不错的,就是性格有点高冷。”
“呵呵,你这小子,竟敢这么评价你们老板。”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哗。
原来是有一块原石开窗,看上去一片冰,周围的人瞬间围了上去,惊叹声与议论声此起彼伏。
朱灿宇看了看那边,微笑着对吴书涵说:“这赌石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一块原石都宛如一个神秘未知的宝藏,静静等待着有缘人去揭开它的面纱。
不过,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被一时的热闹冲昏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