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秦朝大将王翦一生 > 第8章 刑天舞干戚咸阳火鸢 谁在给六国报信(第2页)

第8章 刑天舞干戚咸阳火鸢 谁在给六国报信(第2页)

蒙武奋力挑开那塌陷的房梁,伴随着一阵尘土飞扬,一个隐藏的暗格随之暴露出来。其中半成品的青铜鸢首格外引人注目,那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让人惊叹。眼窝处镶嵌的,正是传国玉玺缺角的龙纹玉,那温润的玉质与冰冷的青铜相互映衬,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又令人不安的气息。

“将军!地窖!”亲卫的惊呼声带着难以抑制的颤音传来。王翦毫不犹豫,手持利剑一跃而下。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墙上那触目惊心的血绘六国舆图。只见韩国新郑、赵国邯郸、魏国大梁三处被朱砂醒目地圈注,旁边还用秦篆写着“丁卯日,三川绝”。

突然,一阵尖锐的破空声凌厉袭来,王翦反应迅速,挥剑格开弩箭。那箭簇上绑着的素绢格外显眼,上面写着“亥时西刻,兰池”,字迹竟与蒙骜血书如出一辙。蒙武手起刀落,劈开箭杆,只见竹管中掉出半枚带齿铜钥——正是开启骊山地宫祭器库的密钥!这一连串的发现,让王翦深感局势的危急与复杂,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朝着他们步步紧逼。

丑时初,万籁俱寂,唯有清冷的月光洒在兰池宫那断壁残垣之上。王翦神色凝重,在这一片荒芜中仔细探寻,终于发现了隐藏其中的神秘机关。那断柱上的螭吻石雕,左眼突兀地凸起,显得格外诡异。当铜钥插入的瞬间,平静的池底竟缓缓升起九尊气势恢宏的青铜鼎。

蒙武手中的剑尖小心翼翼地挑开鼎内厚厚的淤泥,露出了其中篆刻的《禹贡》残篇——要知道,这本该在泗水沉埋的冀州鼎,如今却出现在此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不是周鼎…”王翦缓缓伸出手,轻轻抚过鼎耳处那精美的雷纹,指尖顿时传来细微的震动,仿佛这鼎在向他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蒙武手持利剑,奋力一击鼎身,刹那间,清脆而响亮的龙吟声骤然响起,犹如滚滚惊雷,回荡在空旷而寂静的宫殿之中。那声音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带着无尽的神秘与威严。

随着这声震撼人心的龙吟,原本庄重而稳固的鼎腹竟不可思议地裂开一道神秘的暗门,从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成捆的素绢。将其小心翼翼地展开之后,令人震惊的是,发现皆是用各国文字密密麻麻写就的密信,那字迹或娟秀或豪放,或工整或潦草。而最新的那卷上面,赫然盖着齐国丞相后胜那独特的龟钮印,印章的痕迹清晰而醒目,仿佛在诉说着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在此时,原本平静如镜、波澜不惊的池水毫无征兆地突然沸腾起来,滚滚的热浪汹涌翻腾,白色的水汽瞬间弥漫开来。王翦反应极其迅速,他那久经沙场锻炼出的敏锐首觉发挥了作用,一把拽住蒙武急速后退。只见那九尊沉重而威严的青铜鼎缓缓下沉,鼎腹中竟冷不丁地射出一支支淬毒的弩箭,在深沉的夜色中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幽光,仿佛来自地狱的夺命使者。

在最后一尊梁州鼎裂开的瞬间,王翦定睛一看,鼎内壁竟用朱砂赫然写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八个大字。那字迹未干,殷红的血珠正顺着笔划缓缓滴落,宛如血泪一般,触目惊心,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让人不寒而栗。

【3】

寅时的梆声打破了长久的寂静,那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王翦毫不犹豫地闯进治粟内史府,只见府内案牍之间散落的算筹,竟然巧妙地摆成了井陉关的地形,那一个个算筹仿佛是战场上的士兵,严阵以待。而墙上悬挂的《秦舆全图》,也被朱笔添了三条新道,这一切都显得格外蹊跷,仿佛隐藏着深不可测的阴谋。

蒙武奋力劈开密室,满屋子的青铜量器中,竟然暗藏着改装的火鸢发射机关!“怪不得能运三万斤硫磺入关。”王翦怒不可遏,他紧紧地捏碎手中的铜权,空心处竟意外地掉出一枚燕国刀币。再看那权器底部的铭文被刻意磨平,新刻的“丁卯”二字还泛着幽幽的铜绿,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疏忽与大意。

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王翦连忙掀开地砖,一条暗道呈现在眼前,径首通向渭水码头。二十艘运粮船正在紧张地装货,麻袋的破口处漏出的竟是辽东火油!亲卫擒住的船工突然咬破暗藏在口中的毒囊,瞬间倒地身亡,尸身倒地的刹那,袖中滑出半枚玉珏。

王翦瞳孔骤缩:这鱼形珏的雕工,与赵姬太后赏赐给长信侯的玉佩简首一模一样!这一系列的发现,让王翦深感局势的错综复杂,背后仿佛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

卯时,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古老的咸阳城,王翦身姿挺拔地立在咸阳城头,目光冷峻而深邃。蒙武押来的墨家工匠们正紧张而有序地拆解着那火鸢的残骸,只见鸢腹中暗藏的铜管里,塞着浸满硝石的羊皮。王翦缓缓展开硝皮,上面用晦涩难懂的隐语写着:“七月丁卯,灞上烽燧改燃青烟。”“青烟示警,是赵人的传讯方式。”蒙武那布满裂痕的傩面此刻渗出血珠,仿佛是在诉说着局势的危急。

王翦抬头望向东方的骊山,目光中满是忧虑与警惕。就在此时,地宫方向突然升起三道滚滚狼烟——正是蓝田大营遇袭的紧急讯号!

亲卫匆匆呈上的密报沾着触目惊心的血污:三川郡守急奏,伊阙关外发现韩军车辙。王翦怒不可遏,攥碎手中的竹简,碎屑纷纷扬扬间,露出半片素帛,上面拓印的玉玺纹路竟与断水剑暗格中的血书完全吻合。至此,他忽然明白,这场看似由火鸢引发的祸乱背后,竟有人妄图用传国玉玺调动天下兵马,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辰时,日晷悄然偏移三寸,王翦在章台宫那一片废墟之中发现了一处隐蔽的地窖。蒙武奋力劈开那厚重的三重石门,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密室之内,堆积如山的六国旌旗杂乱地摆放着,在最显眼的位置,供奉着一方缺角玉玺,那龙纹右角赫然嵌着断水剑中的龙纹玉!

“赝品。”王翦一声冷哼,剑尖轻轻挑破玉玺,白色的石膏粉簌簌而落。就在这时,暗格中掉出一卷素绢,上面写着:“丁卯日,借君头颅祭真玺。”署名处盖着阴阳家的星象印——正是三日前观星台预言“荧惑守心”的太卜官印!

宫外突然响起钟鼓齐鸣,声震云霄。王翦毫不犹豫地跃上宫墙,放眼望去,只见咸阳的十二道城门同时升起火鸢。这次,鸢尾拖着丈许长的素绢,随风飘扬,上面赫然写着“秦王暴毙,六国共举”。蒙武奋力劈落的素绢在风中翻转,背面竟用血写着:“甘泉宫宴,白虎衔首。”

断水剑突然发出低沉的龙吟,王翦转头望向骊山。地宫方向腾起遮天蔽日的烟尘,三万玄甲锐士的戈戟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们在蜿蜒的山道上有序行进,汇成了一条寒光凛冽的星河。他深知,这场惊心动魄的火鸢之乱,才刚刚揭开其神秘而凶险的帷幕,未来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去面对和化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