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对“星火案”的讳莫如深,反而印证了它的不寻常。他越是让我别碰,我越是能感觉到那案子背后沉重的分量。或许,老张知道的,远比他愿意说出来的要多。而他选择沉默,本身也是一种答案。
---
老张那句“别想太多”和“不是你现在该碰,能碰的”,像两根细刺,扎在陈末的心头,不致命,却持续地散发着隐痛,提醒着他那段往事的存在。
他不再试图从老张那里首接打听什么。这位老所长看似随和,但能在派出所待这么多年,稳如泰山,必然有他的处世智慧和必须遵守的界限。关于“星火案”,他显然己经给出了他所能给出的最大提示——危险,勿近。
但陈末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开始围绕着老张本人打转。
老张,张建国,清河派出所的定海神针。脸上总带着点憨厚的笑容,处理起家长里短来游刃有余,对下属也算宽厚。在陈末印象里,他就是个典型的、扎根基层一辈子的老民警,经验丰富,但似乎也止步于此,与市局那些侦办大案要案的精英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可他认识父亲陈锋。
虽然他说“不算多熟”,但能从陈末办案的“劲儿”里看出他父亲的影子,这绝不仅仅是“打过几次照面”那么简单。至少,他曾经观察过父亲,甚至可能一起共事过,哪怕时间很短。
而且,他对“星火案”的定性是“水太深”、“牵扯很大”。一个普通的派出所所长,对十年前一桩被市局乃至更高层封存的案子,会用这样的字眼吗?这更像是一种基于某种了解的、发自内心的忌惮。
陈末靠在椅背上,目光穿过办公室的窗户,落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思绪飘远。
他想起刚来派出所报到的时候。老张看了他的档案,知道他是警校毕业,父母栏是“己故”,当时只是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句“好好干”,并没有多问。现在想来,老张那时候,是不是就己经知道了他的身世?知道他是陈锋的儿子?
还有平时,老张对他似乎总多了一分不易察觉的关照。分配任务时,危险的、复杂的会下意识地避开他,更多的是让他处理些社区纠纷、文件整理之类的杂事。以前陈末只觉得是照顾新人,现在想想,这关照里,是否还掺杂着一丝对故人之子的保护?保护他远离那些可能潜藏危险的案件?
老张的往事,像一团模糊的雾。陈末看不真切,但他能感觉到,这团雾与十年前那场吞噬了他父母的风暴,存在着某种联系。
他可能不是暴风眼中心的人,但他一定站在某个能感受到风雨的位置,窥见过一丝半点当时的惊心动魄。
所以他讳莫如深。
所以他反复告诫。
因为他知道那潭水有多浑,有多冷,足以将一个年轻的、充满冲动的灵魂彻底淹没。
“小陈,发什么呆呢?”一个声音打断了陈末的思绪。
他回过神,是同事李哥拿着份文件过来让他签字。
“没什么,想点事情。”陈末接过文件,随口应道,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李哥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笑意:“可以啊你小子,现在可是咱们所里的名人了!连破三案!老张刚才还跟指导员夸你呢,说你是福将,有灵气!”
陈末勉强笑了笑,没说话。
福将?灵气?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灵气”背后,是系统的强制任务和电击威胁。而这“福将”的运气,正一步步把他推向父母曾经奋战过、乃至失踪的领域。
老张的往事,像一面沉默的镜子,映照出的不仅是过去的片段,更是他未来可能面临的险境。
那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警告,也是一种沉重的期待。
老张希望他平安。
但那条通往“星火案”的路,注定与平安无缘。
陈末低下头,看着自己刚刚签下的名字。
陈末。
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名字,代表着与过去切割,代表着重生,代表着一条轻松的、躺平的咸鱼之路。
可现在,父亲陈锋的影子,老张讳莫如深的往事,还有脑海中那个冰冷的系统任务,都在不断地拉扯着他,要他背负起那个他曾经试图抛弃的姓氏所带来的宿命。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咸鱼,怕是再也当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