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茬,
胡泽楷盖在鼠标上的手,都开始发力,青筋凸起。
“这一把,必须赢啊!”
而周屿呢。
搞了个双层玻璃杯,泡了个枸杞。
己经提前开始养生了。
这几天熬夜比较多,上辈子带过来的养生习惯,就也延续了。
此刻。
他正端着个老师同款的玻璃杯路过主机柜,
里面泡着枸杞,热气缭绕。
微机老师齐立伟正支着脑袋,神色凝重,眉头快拧成麻花。
机房的布局是反的,
所以周屿刚好站在他身后——
而他的屏幕,也毫无遮挡地暴露在外。
那是一道算法题,
页面上题干洋洋洒洒,一大段英文混着代码,
读起来就像一道迷魂咒。
考点一目了然,是BST(二叉搜索树)的问题。
只是,如果照常规方法做,
建树、遍历、递归分治……
复杂得要死,
而且还跑不进时间限制。
齐立伟就是陷入了这样的思维死角中,十分痛苦。
周屿喝了口枸杞水。
扫了一眼,心里己经有了数。
这个年代,刷算法题还没流行。
算法题也没那么多教程、模板、套路。
可后世几乎成了每一个互联网技术人必刷的。
叫得上、叫不上的互联网公司,面试统统得写算法题。
而这些题,很多其实都从ACMICPC里扒下来的,
换了个壳,改个变量名,就成了“公司真题”。
于是,大家开始卷题,日刷三题,周刷一百。
就跟高考没两样。
应试化的教育,催生出应试化的解法。
——你以为你在学算法,其实你在背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