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夏天,知了在树梢上声嘶力竭地叫着,空气里弥漫着燥热的气息,可“有家菜馆”的门口,却总是排着长队,热闹得像个集市。
自开春开张以来,饭馆的生意就很火,街坊邻里、厂里工友来了,都觉得透着股踏实舒服的劲儿。马华掌勺的“红烧肘子”油亮入味,肥而不腻,咬一口能鲜掉眉毛;吴永的“银丝卷”蓬松暄软,面香混着芝麻的甜,成了街坊邻居抢着买的早点;王强的“卤味拼盘”更是一绝,猪头肉、猪耳朵、鸡爪在老汤里卤得酥烂,酱香浸透每一丝肌理,配着赵梅雕的胡萝卜花摆盘,端上桌就让人胃口大开。
何雨柱没辜负当初的规划,他让周亮管着账,自己则带着徒弟们轮流守在灶前,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备料,忙到深夜才能歇着。累是真累,但看着抽屉里一天天多起来的钱票,听着食客们一句句“好吃”“再来一份”的夸赞,心里的甜能盖过所有辛苦。
这天中午,饭馆里座无虚席,何雨柱正帮着赵梅给凉菜装盘,忽然听见门口有人喊他。
“雨柱,雨柱!”
他抬头一看,——是许大茂。
这阵子的许大茂,像是换了个人,穿着件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油亮,手里拎着个黑提包,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跟以前那个灰头土脸的打杂工判若两人。
“你怎么来了?”何雨柱放下手里的活儿,语气平淡。他知道许大茂这号人,无事不登三宝殿,尤其现在饭馆生意这么好,他找上门来,准没好事。
“嘿嘿,这不是来给你道喜嘛。”许大茂挤进门,眼睛在饭馆里转了一圈,看着满屋子的食客和灶台上冒着热气的菜,喉结忍不住动了动,“雨柱啊,你这‘有家菜馆’,真是火得没边了!我就说你有本事,果然没看错人。”
这话说得,连旁边正啃着肘子的食客都忍不住皱了皱眉——谁不知道许大茂跟何雨柱不对付?这时候来拍马屁,也太假了。
何雨柱没接他的话茬,首截了当:“有事说事,我这儿忙着呢。”
“哎,正事,正事。”许大茂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雨柱,你看你这‘有家菜馆’生意这么好,肯定需要扩大规模吧?我这儿正好有点闲钱,想入个股,跟你搭伙干,怎么样?”
果然是为了这个。何雨柱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许大茂,我这小饭馆,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再说了,我跟徒弟们一起干得挺好,不用入股。”
“哎,你这就见外了不是?”许大茂脸上的笑僵了一下,又赶紧堆起来,“咱们好歹是一个院儿住过的街坊,我还能坑你?我入股,不光是投钱,还能帮你跑关系、拉客源!你不知道,我最近认识了不少‘有头有脸’的人,将来给你介绍几桌大席,那利润,可不是小数目!”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唾沫星子差点溅到旁边的菜盘里。马华看不过去,往旁边挪了挪盘子,冷冷地说:“我师父说了,不用。”
许大茂瞪了马华一眼,又转向何雨柱,语气带着点利诱:“雨柱,你再想想。我投五百块,不用你多操心,年底拿点分红就行。五百块啊,够你再添个灶台、雇个伙计了!”
在当时,五百块确实不是个小数目,足够普通人家过上半年好日子。但何雨柱心里清楚,许大茂这钱来得肯定不干净——他前阵子听说,许大茂靠着倒腾点紧俏商品赚了些钱,可这人眼高手低,又爱投机取巧,让他入股,无异于引狼入室。
“我说了,不用。”何雨柱的语气硬了起来,“许大茂,我这‘有家菜馆’,讲究的是实打实做菜,凭手艺挣钱,不搞那些歪门邪道。你要是想吃饭,我欢迎;要是想搞别的,趁早走。”
这话掷地有声,周围的食客都纷纷点头——就冲这实在劲儿,这饭馆也得常来。
许大茂的脸彻底挂不住了,刚才的谄媚劲儿全没了,眼里露出几分恼羞成怒:“何雨柱,你别给脸不要脸!你以为你这饭店能火多久?没我帮你打点,迟早出问题!”
“出不出问题,不用你操心。”何雨柱懒得跟他废话,冲门口喊了声,“周亮,送客!”
周亮是个机灵人,赶紧走过来,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位同志,我们这儿忙着呢,您要是不吃饭,就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