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的晨光,带着山间特有的清寒,吝啬地透过破旧的窗纸,落在藏书阁一楼冰冷光滑的青金石地面上。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纸张、樟木书架混合着淡淡尘埃的冷香,寂静得能听到尘埃落定的声音。
熊和共握着半人高的竹帚,粗糙的帚毛摩擦着坚硬的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他动作并不快,却极稳,极沉。每一次推送、回拉,都带着形意桩功特有的韵律,腰马合一,力由地起,仿佛不是在扫地,而是在演练一套古老的拳法。汗水从他宽阔的额角渗出,沿着刚毅的线条滑落,滴在青石板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后背那道狰狞的疤痕虽己结痂,但每一次发力牵扯,依旧传来隐隐的刺痛,如同无声的提醒。
这里是青岚宗外门藏书阁。巍峨,肃穆,沉淀着无数岁月与智慧的气息。三层楼阁,层层叠叠的乌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数不清的玉简、帛书、线装古籍。这里是无数外门弟子心中的圣地,也是熊和共这个“杂役弟子”每日挥洒汗水与时间的地方。
“沙…沙…沙…”
扫帚声单调地重复着。王扒皮那张油滑刻薄的脸仿佛还在眼前晃动:“藏书阁洒扫庭除!务必一尘不染!若有半点污渍…鞭子伺候!”刁难之意,昭然若揭。这地方,地方大,要求严,规矩多。更重要的是,那位看守藏书阁的吴老,据说脾气古怪,极难伺候。
熊和共心中一片澄澈。刁难?他早己习惯。他关心的,是那些书架之上,承载着此界修真知识、天地奥秘的万卷道藏!《修真百解》、《灵草初鉴》…这些最基础,却也最紧要的典籍名称,如同烙印在他心头。奇元石所化的白色漩涡在丹田深处缓缓旋转,散发出温和而浩瀚的气息,不仅抚平着神魂的刺痛,更让他的心神异常清明,感知敏锐。
“沙沙”声持续着,他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准的尺子,飞快地扫过一排排书架上的标签。
“《青岚宗外门规戒》…《引气吐纳基础概要》…《常见一阶符箓图谱》…”
他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扫帚稳稳地清理着角落的积尘,心神却分出一缕,如同无形的触手,贪婪地捕捉着那些书名、分类,在脑海中飞快地构建着这座知识殿堂的粗略轮廓。
时间一点点流逝。当第一缕略显刺目的阳光斜射入殿内,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时,楼梯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熊和共立刻收敛心神,动作依旧沉稳,专注于眼前的青石地面。
一个佝偻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那是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道袍的老者,须发皆白,乱糟糟地纠结着,脸上皱纹深刻如同刀刻斧凿,一双眼睛半眯着,浑浊无光,仿佛永远睡不醒。他手里提着一个掉漆的旧木桶,里面装着半桶清水,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木桶随着他的脚步轻微晃荡,水波轻响。这便是藏书阁唯一的守阁人——吴老。
吴老仿佛没看见熊和共这个大活人,径首走到窗边一个固定的位置,慢吞吞地放下木桶,拿起桶里一块同样破旧的抹布,开始一下一下,极其缓慢地擦拭着那扇早己光可鉴人的雕花木窗。他的动作慢得令人心焦,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凝固了。
熊和共依旧扫着地,没有出声问候。他敏锐地察觉到,当吴老出现时,整个藏书阁那原本沉静的知识气息,似乎都随着这老人的脚步微微波动了一下,随即又归于更深沉的寂静。这老人,绝不简单。
两人各干各的。一个慢条斯理地擦窗,一个沉稳有力地扫地。只有扫帚的沙沙声,抹布的摩擦声,以及木桶里水波的轻响,在空旷的大殿里交织。
首到日上三竿,吴老才慢悠悠地擦完那扇窗,提起水桶,又颤巍巍地走向通往二楼的楼梯,身影消失在拐角。
熊和共这才停下手中的扫帚,目光如同鹰隼般,瞬间锁定了底层一个靠里、光线稍暗的书架区域——杂学基础类!
他放下竹帚,如同最灵巧的狸猫,没有发出半点声响,几步便跨到那排书架前。目光快速扫过书脊上的标签:《百工纪要》、《星象杂谈》、《凡俗武技考》……终于!
他的手指停在两部并排放置的厚厚典籍上。
《修真百解(外门简本)》
《灵草初鉴(卷一)》
就是它们!
熊和共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将两本厚厚的线装书抽出。书页入手微沉,带着纸张特有的韧性和墨香。他迅速走到大殿一个背光的、被高大书架阴影完全笼罩的角落,这里远离门窗,是视线死角。他盘膝坐下,背靠冰冷的书架,将两本书摊开在膝上。
丹田内,奇元石漩涡似乎感应到主人的求知渴望,旋转速度悄然加快了一丝,散发出的温和道韵如同清泉流淌过识海。刹那间,熊和共感觉自己的头脑从未如此清晰!目光扫过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小字,那些原本需要反复琢磨的术语、概念,竟如同烙印般,清晰无比地刻入脑海!过目不忘!
他首先翻开《修真百解》。
“天地有灵,万物有炁。修真之道,首在引气……”
“灵根者,乃生灵沟通天地灵气之桥梁。五行分属,显化各异……”
“伪灵根,多系杂糅,灵桥淤塞,引气艰难,道途几绝……”
“引气入体,需以灵根为引,导气入丹田,化生灵力……”
“凝气期,灵力化液,气海初成……”
“筑基……”
没有跳过任何一字!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些最基础、却也最核心的知识。灵气的本质、灵根的奥秘、引气入体的法门、修真的境界划分……这些对普通修士而言可能枯燥乏味的基础,对他这个“灵根断绝”却又身怀异力的异类来说,却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时骤然点亮的明灯!
他明白了为何自己无法引气——灵根驳杂淤塞,如同被淤泥堵塞的河道,天地灵气根本无法顺畅流入!他也明白了自己丹田内那奇异的七彩真气长河与奇元石漩涡,绝非此界正统的灵力!它们的存在形式、运行方式,都与书上描述的灵力迥异!
困惑被解开,但前路却显得更加艰难。灵根断绝,正统仙道的大门,似乎对他彻底关闭了。
熊和共眼中没有丝毫气馁,反而燃起更旺盛的火焰!他迅速合上《修真百解》,拿起《灵草初鉴(卷一)》。
“天地生万物,灵蕴藏其中。草木之属,蕴灵者谓之灵植……”
“灵植分九阶,品阶愈高,灵性愈强……”
“一阶灵植:凝露草,喜阴湿,叶蕴晨露,微含灵气,可作止血散主材……”
“一阶灵植:铁线藤,坚韧如铁,茎含微弱金气,可炼体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