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儒商是啥意思 > 第41章 齐都问政(第3页)

第41章 齐都问政(第3页)

“夫子,好久不见。”景公的声音洪亮,目光落在孔丘身上,“五年前你以三沸说‘秦穆公霸西戎,在于志大行正而用贤’,寡人一首记着。这五年你的儒商做的很不错,以私学教礼政,以商贾济冻土,以共股安百工——今鲁公和季孙执政卿大夫不和,寡人很想听听,你认为‘何如而国可治’?”

孔丘躬身行礼,目光扫过殿内的众人,最后落在昭公身上:“丘以为,治国之要,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像君主,恪守仁道,体恤庶民;做臣子的要像臣子,忠于职守,不谋私利;做父亲的要像父亲,以身作则,教导子女;做儿子的要像儿子,孝顺恭敬,不忘本分——如此,有序,政治清明,国家自然不乱。”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就像这次我鲁国,君上若能体谅季孙氏的难处,季孙氏若能尊重君上的权威,就不会有长府之役,不会有君上流亡。如今君上想借复仇,三桓想自保,双方都忘了‘仁’的根本——庶民的安危。这样下去,即使能夺回权力,鲁国也会因战火而衰败。”

景公听完,猛地拍案,大声赞道:“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指着案上的粟饼,语气激动,“如果社会秩序混乱,君臣相斗,父子反目,就算有再多的粮食,也吃不安生!”

昭公坐在一旁,脸色发白。他没想到,孔丘会当着齐侯的面,把鲁国的内乱归结为“君臣失序”,而不是季氏的专权。

他刚想开口反驳,晏婴却先一步说话了:“夫子说得对。当年管子相齐,先定‘士农工商’之序,再行‘富民’之策,齐国才得以称霸。如今鲁国的问题,就是‘序’乱了——君失君道,臣失臣道,才会有今日之祸。”

景公点头,目光转向孔丘:“夫子,寡人听说三桓联防,以费邑为枢,郈邑为脊,郕邑为尾,准备将我齐军决战于汶水北岸,你作为三桓的使者,他们有什么具体的说法?”

孔丘拿出最新鲁国舆图,摊在案上:“三桓的意思是,鲁国内乱,不该让齐军插手。他们愿意撤出郓邑,让齐军进入,但齐军不能南下,更不能伤害庶民。君上可以住在郓邑,和三桓慢慢谈复位之事——这样既给了齐国‘勤鲁’的面子,又能避免战火扩大,让鲁民少受苦难。”

景公看着舆图,手指在郓邑的位置上轻轻点了点:“你的意思是,让寡人只攻郓邑,不南下?”

“正是。”孔丘的声音坚定,“齐侯若真心想帮君上,就该为鲁民着想。若齐军南下,晋卿必然会借口‘勤鲁’出兵,到时候齐鲁晋三国在鲁国混战,受苦的还是庶民——这不是‘礼’,是乱’。”

景公沉默了半晌,突然笑了:“夫子果然是‘仁’者。寡人答应你,齐军只攻郓邑,不南下。但鲁公复位之事,还要看他和三桓的谈判断。”他看向昭公,语气缓和了些,“鲁公,你觉得呢?”

昭公看着布防图,又看了看孔丘,最终点头:“寡人答应。但寡人不会和季氏谈。”

孔丘松了口气,躬身行礼:“多谢齐侯体谅鲁民。”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但至少,战火被限制在郓邑——叔孙昭子的心血,没有白废。

当晚,齐国内殿,烛火通明。

景公坐在案前,手里拿着布防图,高昭子和晏婴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晏卿,说说看,寡人为啥会答应孔丘?”景公的声音低沉,目光落在郓邑的位置上。

晏婴拿起账简,语气冷静:“齐军南下,晋卿必然会出兵,到时候齐国不仅得不到郓邑,还会和晋国结怨。如今洛邑二王并立,明年晋国肯定会盟诸侯,齐若想在会盟中占优势,就不能和鲁国结仇。”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如答应三桓的要求,齐军只攻郓邑,不南下。鲁公只要在郓邑没到曲阜,我们可以在郓邑驻军,把它变成齐国的军事据点。等将来鲁公和季氏斗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出兵,既能控制鲁国,又能在会盟中向晋国展示齐国的实力——臣以为,君上要的是‘远期回报’,比现在南下划算得多。”

高昭子也点头:“还有,夫子是个‘仁’者,他不希望齐军伤害庶民。我们若答应他的要求,他会感激齐国,他在鲁国推行的‘儒商’对齐国也有利——毕竟,鲁国的丧葬业所需的铜铁,都需要齐国,君上应该还有这层考虑吧。”

景公笑了,最新鲁国舆图扔在案上:“两位爱卿,的确如此,高大夫,你明天去问问孔丘,鲁公今日在朝上己经答应,他的使者使命就完成了。对了,问问他,是想留在齐国传学,还是想回鲁国守他的‘仁’?”

高昭子躬身行礼:“臣遵旨。”他转身离开宫殿,心里却在想——孔丘若留在齐国,必然会把“仁”的种子撒在齐国;若回鲁国,也会继续推行“儒商”之策,不管他选哪条路,对齐国都是有利的。

十一月十西,高昭子在“知礼轩”见到了孔丘。他把景公的意思告诉了孔丘,最后问道:“夫子,齐侯想知道,你是留齐传学,还是返鲁守仁?”

孔丘看着庭院里的青松,沉默了半晌。他想起曲阜的“仁”字碑,想起杏坛的弟子,想起仁义铺的庶民丧户——那里有他的根。

但他也想起齐国管子的“富民”之策,想起藏书阁里的典籍——这里有完善“仁”学的钥匙。

“丘想先留在临淄一段时间。”孔丘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丘想研究齐文化,完善‘仁’。”

高昭子笑了:“夫子果然是‘仁’者。你放心,齐侯和某会支持你研究典籍的。藏书阁里的书,你可以随便看;乐工坊的音乐,你也可以随便听。”

孔丘站在庭院里,望着齐国的夜空。星星很亮,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