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文始真经 > 第10章 游学探星迹(第1页)

第10章 游学探星迹(第1页)

拒绝周天子的征召后,尹喜陷入了对未来的沉思。函谷关的星空,那片他自儿时便仰望的璀璨天幕,每一颗星辰都似老友般熟悉亲切。在无数个静谧的夜晚,他曾与这些星辰默默对视,从它们的闪烁中探寻天地的奥秘。然而,在他内心深处,总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冲动,一种对未知星空的强烈渴望如暗流涌动。他深知,函谷关的星空虽清澈纯净,宛如一颗镶嵌在天地间的明珠,却仅仅是天地浩瀚星图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角落。

天下何其广袤,在那遥远的西方,必定还有诸多奇妙的观星胜地,隐匿着无数尚未被他揭开的星象奥秘,如同神秘的宝藏等待着他去探索、去领悟。那些未知的星辰或许正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切都令尹喜心驰神往。

尹虔虽对儿子的离去满心不舍,心中满是牵挂,但他明白,真正的成长需要广阔的天地作为舞台,如同雄鹰需在广袤苍穹中翱翔方能练就强健的羽翼。他轻轻拍着尹喜的肩膀,目光中满是鼓励与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去吧,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去见识那天地的广阔。但别忘了,常回来看我们。”

苏氏则默默地为儿子准备行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担忧与慈爱。她小心翼翼地将《甘石星经》放入行囊,这部典籍对尹喜而言,无疑是视若珍宝的存在,其中承载着无数前人对星象的观测与智慧结晶,是尹喜探索星象世界的重要指引。接着,她又将笔墨纸砚一一摆放整齐,每一支笔、每一块墨、每一张纸、每一方砚,都承载着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怀,以便儿子随时记录下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星象奇观。最后,她轻轻放入那块刻着星轨的石板拓片,仿佛这块拓片能如温暖的怀抱,给儿子带来家的温暖与力量。她温柔地抚摸着尹喜的头,叮嘱道:“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观星时别着凉。遇到难处就找当地的尹氏族人,他们会帮你的。”

尹喜怀着对未知的憧憬与对父母的深深不舍,郑重地拜别父母,背着行囊,毅然踏上了充满未知的游学之路。

尹喜首先向南进发,来到了神秘而美丽的楚地。楚地多山,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大地的脊梁,而云梦泽则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烟波浩渺,如梦如幻。当夜幕降临,尹喜登上君山之巅,极目远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星象世界。

只见南方朱雀七宿在夜空中格外明亮,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依次排列,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在浩瀚星空中翱翔。《夏小正》曾生动描述:“南方朱雀七宿明,井鬼柳星张翼轸。”眼前的景象与书中描绘完美契合,令尹喜深感震撼。

据《甘石星经》记载,南方朱雀七宿,井宿八星如井之形,主水事;鬼宿西星,中间一星白色如粉絮,似有灵气,主视明察奸谋;柳宿八星,状如垂柳,主草木;星宿七星,为朱雀之颈,是衣裳文绣之象,主急事;张宿六星,形状如弓,主珍宝、宗庙所用及衣服;翼宿二十二星,如鸟之羽翼,主远客;轸宿西星,居中而明亮者为长沙星,主寿命,其旁有星名左辖、右辖,主王侯。

当地的巫祝得知尹喜对星象感兴趣,便热情地向他介绍:“楚人信奉朱雀,它乃南方之神灵,能为我们带来丰收与平安。每至重要时节,我们都会举行盛大仪式,祈求朱雀庇佑。”尹喜听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明白,不同的地域,因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孕育出了各异的星神信仰。尽管形式不同,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一致的。在楚人眼中,朱雀不仅仅是星象的象征,更是他们心灵的寄托,承载着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接着,尹喜向西前往秦国。秦国的大地,广袤而雄浑,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豪迈之气。这里的星空,与函谷关有着几分相似,却更显磅礴大气。西方白虎七宿在夜空中如同一只威风凛凛的巨兽,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仿佛在彰显着秦国的强悍。

尹喜来到咸阳城外的渭水河畔,寻了一处静谧之地观星。此时,太白星在夜空中异常明亮,光芒夺目,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天幕。尹喜心中一凛,想起《夏小正》里“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的记载,又忆起《甘石星经》中言太白星“其出也,为兵为丧,为饥为兵,为诛杀”。太白星主杀伐、变革,其异常明亮,预示着秦国必有重大变故。

果不其然,不久后他便听闻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消息。商鞅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推行县制等,极大地激发了秦国的国力。随着变法的推行,秦国国力日渐强盛,正应了这明亮的太白星象。秦国在变法的推动下,如同一头觉醒的雄狮,在战国的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而太白星的明亮,仿佛是上天对这场变革的预示与见证。

最后,尹喜向北来到燕赵之地。这里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天空仿佛被冰雪擦拭过,显得格外高远而清冷。北方玄武七宿的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在夜空中清晰可见,宛如一只龟蛇交缠的神兽,静静地守护着北方的安宁。

据《甘石星经》记载,斗宿六星,状如斗,主天子之寿命,亦主宰相爵禄之位;牛宿六星,主牺牲之事,亦主关梁;女宿西星,主布帛、珍宝、嫁娶;虚宿二星,主死丧哭泣之事,又主北方邑居;危宿三星,主天府、天市、架屋;室宿二星,主军粮,亦主土功;壁宿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

当地的猎户得知尹喜对星象感兴趣,纷纷围过来分享他们的经验。一位老猎户指着天空说:“我们在山林中打猎,全靠斗宿辨别方向。每当看到斗宿的位置,就知道该往哪走。而虚宿,则能帮我们判断寒冬的时长。星象,就是我们在山林中生存的依靠啊。”尹喜认真地听着,他深刻地感受到,星象对于这些普通百姓而言,并非遥不可及的神秘之物,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生存的指引。斗宿的位置如同天然的指南针,为猎户们在山林中指明方向,让他们在茫茫林海中不至于迷失;而虚宿的明暗变化,则如同大自然的时钟,提醒着猎户们寒冬的脚步,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游学的三年时光里,尹喜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见过了不同地域的星空,领略了它们的独特魅力;也听过了各种各样的星象传说,感受着各地文化的差异。他发现,无论身处何地,星辰始终遵循着既定的规律运行,它们的轨迹亘古不变。然而,不同地域的人们,基于各自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对星象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与运用。

他将这些宝贵的见闻详细地记录在竹简上,精心绘制出各地的星图,并仔细标注出不同的星象解读。行囊中的竹简渐渐装满,每一卷都承载着他的探索与思考。随着见闻的增长,他的眼界也愈发开阔,对星象与人间的联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一日,尹喜站在泰山之巅,等待着日出。黎明前的黑暗中,星空璀璨夺目。东方苍龙七宿在晨曦的微光中渐渐隐去身形,仿佛完成了一夜的守护,即将沉睡。《夏小正》云:“角宿一星左角明,右角不明太微宫。亢宿西星恰如秤,氐宿西星下胸横。房宿西星骑官下,心宿三星五老名。尾宿九星如钩状,箕宿西星似簸形。”这东方苍龙七宿,角宿为龙角,亢宿为龙颈,氐宿为龙胸,房宿为龙腹,心宿为龙心,尾宿为龙尾,箕宿为龙尾摆动扬起的灰尘,它们在夜空中守护着东方。

而西方白虎七宿仍在西天闪耀,坚守着最后的光芒。西方白虎七宿,奎宿十六星,状如破鞋,主以兵禁暴;娄宿三星,为天狱,主苑牧牺牲;胃宿三星,主仓廪,五谷之府;昴宿七星,形如髦头,主狱事;毕宿八星,状如掩兔之毕,主边兵,主弋猎;觜宿三星,为三军之候,行军之藏府;参宿七星,中央三星横列,如衡石,下有三星,为罚,主斩刈。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黑暗,洒在尹喜身上,他望着眼前壮丽的景象,心中豁然开朗。他忽然明白,游学探星迹,不仅仅是为了观赏不同的星空,更是为了洞察不同地域人们的内心世界。天地辽阔无垠,星辰遥不可及,但它们却始终与人间的烟火紧密相连。每一片星空下,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而他,将带着这些感悟,继续在探索星象与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