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逸尘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压抑与现实感:“总的来说,我们当前己经完成了对动力舱、舰桥、后勤管道的初步修复,并构建了一套临时能源调度平台,但整体系统集成仍然处于‘拼图未完’状态。”
“弹射系统更不用说——我们根本没条件实装,只能在岸上模拟。”
==
伍思辰沉思片刻,手指轻敲扶手的节奏缓了下来,目光微微下垂,神色专注而凝重。
此时此刻,他脑海中不是数据模型飞转,而是最本质的“路径权衡”问题。
他其实完全有能力,用系统中己经解锁的“全电推进+核裂变反应堆”动力架构,搭配最新一代的电磁弹射系统,把001航母从里到外彻底翻新成一艘“跨世代复生舰”。
从电力主干链路到主控指挥塔,从能量调度系统到飞行甲板的电磁脉冲轨道部署,他甚至己经能在脑海中构建出一艘拥有未来战力的半自动智能航母雏形。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001,是一艘6万吨级的老舰,原本是大毛几十年前根据“高低搭配舰队学说”打造的滑跃型航母试验平台。它的舰体设计,尤其是14度起飞跳板,是专为轻型战斗机滑跃起飞优化过的。整个舰身的负重配平、结构布局、能量轴线、飞行节奏,都是为滑跃而生的。
若强行改为电磁弹射,除非连飞行甲板都整体重铸——但那等同于重造。
更别提,船体本身己经过了黄金寿命期,锈蚀、结构疲劳、密封性能下降,就像一个老年人身体植入高科技芯片,理论上能跑、能跳,但实际操作很可能连走路都打滑。
这不是科学幻想的战场,而是造船工业与现实力学的泥潭。
“……算了。”他在心底轻声自语,目光中多了一分理解与担当。
“就当这艘航母,是为大夏未来航母技术团队练手的实验船吧。”
不是每一艘船都要奔赴战场,有些船,生来是为了教会一代人如何造更好的船。
收拢思绪后,伍思辰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
“目前001航母有几个核心工程系统项目组?”
听见这话,元逸尘眼神一正,立刻从旁边副官手中接过最新汇总简报。
“总共九个核心项目组,都是现在最吃力、最关键的工程段。”
他翻开资料,逐一简明报出:
“第一,船体与结构强化组,负责舰身钢板替换、龙骨补强、锈蚀除理;
第二,动力与锅炉系统改造组,重点在TB-12系统的稳定化和热效率修复;
第三,舵机与推进器修复组,目前正在处理推进轴弯曲和液压舵环老化问题;
第西,电力与供能系统更新组,正在导入全舰中压电缆标准体系;
第五,通信与雷达系统集成组,己经从原型混合制式向国产平台迁移;
第六,飞行甲板与舰载机保障系统组,负责甲板结构加固、阻拦索更新与升降机联动调试;
第七,武器系统国产化替换组,原苏式武器全部拆除,目前导入新型垂发模块正在调试中;
第八,舰岛控制塔与指挥系统重构组,从零架构全新数字化作战平台;
第九,损管、消防与生存系统升级组,保障战时极限状态下的全舰生存能力。”
汇报完后,元逸尘略带歉意地笑道:“其实这还是压缩了的,算上外围协同小组己经过百,只不过这九个组是主干。”
伍思辰点点头,视线如锋芒一扫而过,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自然形成的威势:
“行,到地方以后,带我一个个转过去。”
飞机继续朝北飞行,穿过海岸线上空,一缕阳光穿破云层斜照进舱内。
001——那艘从废墟中走出的钢铁巨舰,正安静地停在远方港湾里,等待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