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组建的合成营在旅长郑昆与庄永歌的双重调度下,如同一把刚出炉的利刃,很快就撕开了西部战区传统部队的防御外壳。
起初,不少营旅老将都暗自嘀咕:“合成营?就几百人?是不是搞噱头?”但很快,他们的质疑就被一场又一场“被吊打”的演练打得体无完肤。
仗还没打响三分钟,对手通信中枢就接连“失联”。合成营的数据链早己从无人机实时回传的热成像图中锁定所有活动节点,随后高精度火箭弹从远距呼啸而至——准确地,不炸主力,只切脉络。
指挥失能的部队就像断线的木偶,被装甲分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接切入腹地,十分钟不到,对手指挥层集体“阵亡”。
现场观摩的将领咬牙低语:“合成营……这可不是军演,这是精准屠杀。”
更令人惊愕的,是他们几场关键战役中展现出来的“短时高压突击”模式。典型战例之一:在一场演练中,合成营在30分钟内突入模拟战区纵深两公里,夺控三个据点,并完成了反向压制。这期间,步兵推进从未脱离装甲火力掩护,无人机蜂群先行清场、低空扫视,实时回传敌方变动,再由后方火力支援连实施炮火洗地。
这些“蜂群+数据链+步坦协同”的立体战术打法,几乎是对传统旅级单位“梯队推进”老模式的降维打击。
更有一场演习,对手还在频繁调频、模拟干扰时,合成营竟然通过高空无人机,计算出敌人迂回路线,炮火提前拦截,打得对手还没看清态势,首接判负。
几轮交锋后,西部战区私下悄然流传一句话:
“合成营,半小时就能让你写遗书。”
但这话传开后,演变得更顺口了一点:
“别看他人少,一出手,准叫你断气。”
而郑昆呢,看着合成营一次次完成火力打击任务,心里却更不是滋味。不是不满意,而是那股始终没消下去的“朱日和之耻”又冒了出来。他曾在将军大帐里信誓旦旦,说要再战戚凌云,如今眼看自己亲手打造的合成营锋芒毕露,他心中那口气也在暗自酝酿:
“等老子练好了,这次……我看你戚凌云还怎么扛!”
然而,命运总喜欢在将士磨刀霍霍时来个急转弯。郑昆正准备率队重返朱日和,与戚凌云一较高下,国防部的一纸命令却先一步下达:
“以演代训,西部战区郑昆合成营,作为代表部队,参加即将在北境举行的大夏毛熊联合军演。”
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演习,不是简单的联合训练,而是战略级的信号释放。
事情的源头,要追溯到毛熊内部最近的一系列军事动向。这个世界五大流氓之一,尽管因长期消耗战导致经济疲弱,但在军事技术,尤其是传统陆战体系与重火力搭配方面依旧拥有深厚底蕴。
此次,他们提出与大夏进行深度联合军演,表面上是“政治互信深化”与“战略协同演练”,实则背后藏着几重深意:
一是——对鹰酱的集体反制。在频繁插手亚欧事务的背景下,毛熊和大夏选择在高纬度地带进行实兵实装军演,等于摆出“我们还在,我们并肩”的姿态;
二是——技术验证与战法交流。毛熊在新型战旅改革上早有动作,正寻求突破传统陆军的编制与指挥瓶颈。而大夏,则在推动“合成营”体系的战斗力重构。两者一碰头,自然是擦出火花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