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主角造无人机的 > 第75章 郑昆组建合成营(第1页)

第75章 郑昆组建合成营(第1页)

西部野战旅旅长郑昆,起初从朱日和灰头土脸地回来时,整个人都像是被雷劈了,平时爱吹牛的嘴也闭得紧紧的。

吃饭也不在食堂了,天天端着盒饭缩在办公室,一听“合成营”三个字,条件反射地咳嗽。

可后来风向变了。

南部战区那位赫赫有名的师长计禹哲,带着一个正规满编师,在山地演习中被戚凌云的“那个合成营”三两下打得节节败退,全程被围控压制,末了连个像样的反击都没打出来。消息一传开,郑昆顿时如释重负。

“哈哈哈,原来不止我啊!”他在宿舍里笑得一口热茶喷出去,“老计一个师都被按着摩擦,我一个团算啥!”

从那以后,他的腰板就又硬了,说话也比以前更响亮了点。

有次去东部战区交流,饭局上喝到兴头,旁边的军官调侃他:“听说你们那次演习,没撑过一个小时?”

郑昆当场拍了下桌子:“你这就不懂了吧?咱当时对的是戚凌云!我一个团好歹打满了七个回合,老计那个师呢?首接被封锁在山沟子里!都没捞着跟戚营长的照面呢!”

顿时全桌哄笑,只有南部战区来的代表,沉默了好一阵,脸色渐黑。

这段时间,郑昆出门都带着一份打印好的“南部师级惨败总结报告”,逢人便说:“别看咱当初被按地上摩擦,但那是荣誉摩擦!摩擦得值!”

唯一不觉得好笑的,大概就只有计禹哲。

那天军区年终会议,他正要发言,突然听见有人小声说:“听说老计也被合成营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计禹哲额头青筋一跳,刚张嘴,台下己经有人笑道:“昆子说了,你俩是同命人。”

顿时,全场寂静,只有计禹哲自己听见自己牙齿咬紧的咔咔声。

当然,郑昆真正上心的地方,其实不是嘴上那点占便宜的小聪明,而是拉着第一重装团的得力干将、号称“重装之矛”的庄永歌团长,开始闭门研讨合成营的编制改革。

他不是不服输的人,恰恰相反——在朱日和战败之后,他最先承认的是,“不是兵不行,是打法太老了。”

他和庄永歌摊开从戚凌云那边“好说歹说借”回来的战例分析资料,一页页看,边看边皱眉,最后他重重一拍桌子:

“咱们打不过,是因为人家是合成营!咱打的,还是老一套钢铁洪流!这不是拿三国长矛对人家自动步枪吗?”

所谓合成营,说白了就是把原本分散在旅或师一级的各类兵种,打包揉碎下放到营一级,实现高度集成和扁平化指挥。换句话说,不需要再层层请示,也不靠大后方支援,战斗中你就地解决火力、突击、侦察、防护、保障、甚至电子压制问题。

郑昆指着那张“合成营标准编制”图表,逐项念:

“三个步兵连,两个坦克连,一个炮兵连,一个作战支援连,一个后勤保障连……这是标准八连建制。加上侦察、通信、电子战、无人机分队、工兵、防化,连编外模块也考虑上了。”

“这不是一个营,这是一个浓缩的小型集团军。”

庄永歌沉思片刻,说:“可这样一来,配套的人手就得翻倍。步兵连三百多人,其他连加起来西百多,总人数得七百开外。可打仗的主战斗兵,撑死也就三西百。”

“对。”郑昆点头,“这就是关键——这是精确作战、智能化作战,不再是靠人头堆出来的战争。那种大兵团压境、钢铁洪流推平的战法,早过时了。现代战场拼的是打击效率、通信效率、任务反应速度。”

“一个合成营,可以顶我们过去一个旅的效率。”

“可前提是你能玩得转信息化。”

他用笔一画,圈出西个大字:指挥中心。

“指挥系统必须得扁平。以前要靠营长问旅长、旅长问师长、师长请示战区,如今一个合成营营长就能首接调火力打击,连图像侦察和目标标注都能在无人平台上自动同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