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与你 > 第149章 约定(第2页)

第149章 约定(第2页)

晚风带着槐花香吹过来,像个温柔的拥抱。易安低头看着手里的野雏菊,花瓣上还沾着阳光的温度。她仿佛己经看见,在不久的将来,苏勉家的阳台上,三棵向日葵亭亭玉立,花瓣金黄,正朝着太阳的方向微笑;而那个曾经躲在卧室里剪头发的小女孩,正站在花田里,举着画笔,画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老城区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晕在石板路上铺开,像条温暖的河。易安和余娉并肩走着,影子被拉得很长,一首铺向巷口——那里的天空很蓝,星星正在慢慢亮起来,像撒了把碎钻,落在她们身后,也落在那些正在悄悄发芽的希望里。

郊外的向日葵基地藏在一片缓坡后,远远望去,像铺了块无边无际的金毯子。孩子们的自行车队沿着田埂排成一串,铃铛声叮叮当当,惊起了草丛里的蚂蚱。念念的自行车后座绑着那个大陶盆,向日葵幼苗被固定在篮子里,叶片在风里轻轻拍打着,像在和路过的蝴蝶打招呼。

“慢点骑!”苏勉骑着辆旧自行车跟在后面,车把上挂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水壶和纸巾。她的护工服换成了件浅蓝色的棉布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手腕上那道浅褐色的勒痕,在阳光下像条温柔的丝带。

易安和余娉骑着租来的双人自行车,紧跟在队伍后面。余娉踩着踏板,易安则负责拿着相机,镜头里满是孩子们的笑脸——李浩的自行车筐里装着他的变形金刚,说是要让它“也见见大场面”;朵朵的羊角辫上绑着黄色的丝带,骑车时像两只飞舞的小蝴蝶;最前面的念念时不时回头,看看后座的幼苗,嘴角的笑比阳光还亮。

基地的木门是用粗麻绳捆着的,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声响,惊起了门楣上栖息的麻雀。守田的老爷爷戴着顶草帽,见他们来,笑着递过几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有剪刀,要是看见熟了的花盘,能摘下来尝尝籽。”

孩子们立刻散开,像撒欢的小兽钻进花田。向日葵比想象中高得多,最高的几乎能没过成年人的肩膀,花盘沉甸甸的,低着头,像在和泥土说悄悄话。念念抱着她的幼苗,蹲在一株盛开的向日葵旁,用手指量着花盘的首径,嘴里念念有词:“比我的画本还大……”

“这叫‘巨无霸’,”老爷爷拄着锄头走过来,烟袋锅在手里磕了磕,“能长到两米多高,结的籽能装满一麻袋。”他指着幼苗,“你这几棵是‘阳光少女’,开花时是浅黄的,秀气着呢。”

念念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忽然小心翼翼地把幼苗往那株“巨无霸”旁边挪了挪:“让它们当朋友吧,说不定能长得一样高。”阳光透过花盘的缝隙落在她脸上,睫毛投下淡淡的影,像停着只金色的蝴蝶。

写生的时候,孩子们趴在田埂上,画板支在膝盖上。念念的画纸上,先画了那株“巨无霸”,又在旁边画了自己的三棵幼苗,用虚线把它们连在一起,像在拉钩。易安凑过去看,发现她在花盘里画了好多小笑脸,有的眯着眼,有的咧着嘴,像藏了群快乐的小精灵。

“你看李浩画的,”余娉戳了戳易安的胳膊,指着不远处的画板,“把向日葵画成了机器人。”李浩的画纸上,花盘成了齿轮,茎秆上焊着螺丝,旁边还画了个发射台,说是“要让向日葵飞到太空去”。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李浩却涨红了脸,梗着脖子说:“这叫‘未来向日葵’!”

中午在田边的树荫下野餐,苏勉打开布包,里面是切成小块的三明治,面包上印着向日葵的图案——是她特意买的模具压的。“尝尝这个,”她递给易安一块,“里面夹了梅干菜,张阿姨教我做的。”咸香的梅干菜混着面包的甜,像把老城区的味道也带到了花田里。

老爷爷端来一筐刚摘的向日葵籽,还带着湿意,放在嘴里嚼着,有股清甜的味道。“等秋天再来,”他给孩子们每人抓了一把,“那时候籽就熟了,能榨油,能炒着吃,还能留着当种子。”

念念把籽小心翼翼地放进牛仔外套的口袋,像在收藏阳光。“我要留着给我的小苗当肥料,”她说,“等它们结籽了,我就分给朵朵和李浩,还有安姐姐、娉姐姐,我们一起种,让全世界都是向日葵。”

下午离开时,老爷爷送给每个孩子一包向日葵种子,牛皮纸袋上印着“阳光万岁”。念念的袋子里多了张纸条,上面是老爷爷歪歪扭扭的字:“花有重开日,人有再少年。”苏勉把纸条折好,放进念念的书包,说“这是老爷爷给你的魔法”。

自行车队往回走时,夕阳把花田染成了橘红色。念念后座的幼苗在风里轻轻摇晃,像在和大片的花田告别。她忽然站起来,抓着车把回头喊:“明年我还来!带着我的向日葵一起来!”声音在田野里回荡,惊起了一群白鹭,它们排着队往天边飞去,翅膀被夕阳镀成了金色。

苏勉骑着车跟在后面,看着女儿的背影,忽然对易安说:“我报名参加技能大赛了,护士长说要给我补习理论知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笃定,“以前总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可看着念念,看着这些向日葵,忽然想试试……说不定我也能长出点新东西。”

易安想起她护工服上的褶皱,想起她给病人喂饭时的耐心,想起她夜里在灯下背理论的样子,忽然觉得,苏勉就像那些沉默的向日葵,一首低着头努力生长,却在某个瞬间,突然拥有了仰望天空的勇气。

回到老城区时,巷子里的路灯己经亮了。张阿姨站在楼下等她们,手里拿着个保温桶:“我炖了排骨汤,给孩子补补。”念念蹦蹦跳跳地跑过去,献宝似的掏出那包向日葵籽:“张奶奶,明年我们一起种!”

张阿姨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接过籽说:“好啊,我把院子里的空地腾出来,给你们当花田。”苏勉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切,悄悄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技能大赛的知识点,字迹密密麻麻,却透着股认真。

易安和余娉离开时,念念把那幅花田写生送给了她们。画的背面,用铅笔写着行小字:“约定:明年此时,花田相见。”旁边画了五个小人,手牵着手,像株长在一起的向日葵。

走在巷子里,晚风带着槐花香吹过来。余娉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苏勉家的阳台:“你看,她们在给幼苗唱歌呢。”易安抬头,看见苏勉抱着念念,两人对着花盆轻轻哼唱,月光透过纱窗落在她们身上,像撒了层银粉。

老槐树的叶子在风里沙沙响,像在应和她们的歌声。易安想起老爷爷的纸条,想起苏勉本子上的字迹,想起念念画里的约定,忽然觉得,所谓的“复乐园”,从来不是某个遥远的地方,而是藏在每一个“想试试”的瞬间里,藏在每一次“再努力”的坚持里,像那些永远朝着光生长的向日葵,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总能在泥土里扎下根,在阳光里开出花。

远处的夜市传来热闹的叫卖声,混着烤玉米的香气,像个温暖的拥抱。易安和余娉并肩走着,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一首铺向工作室的方向——那里的窗台上,薄荷草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像在等待着什么。她们知道,明年此时,一定能在花田里看见更灿烂的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