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女主是刘天仙的娱乐 > 第25章 代码与泡面(第1页)

第25章 代码与泡面(第1页)

徐浩东的“公司”位于中关村一栋老式写字楼的角落里,更像是一个大一点的仓库间。空气中弥漫着机器散热、方便面调料和咖啡混合的奇特味道。几台CRT显示器闪烁着幽幽绿光,机箱轰鸣,地上缠绕着各种颜色的线缆。

江瑾辰的到来让原本埋头敲代码的两个年轻程序员抬了下头,又迅速沉浸回自己的世界。徐浩东丢给他一台二手台式机和一个折叠椅:“你的工位。电脑有点老,凑合用。”

“没问题。”江瑾辰放下背包,没有任何废话,立刻开机,接上网线——一根速度感人的512KADSL专线,在这个年代己属奢侈。

创业之初,百废待兴。徐浩东负责技术架构和核心代码,另外两个程序员一个负责服务器端,一个尝试攻克塞班系统的客户端适配。而江瑾辰,则承担起了所有非技术的工作。

他需要完善商业计划书,用于后续可能的融资;他需要设计更详细的UI和交互流程,用Visio和PS(Photoshop7。0)画出每一帧界面;他需要撰写用户协议、隐私政策(虽然现在还没人在意);他需要搜集整理目前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手机软件,建立初步的分类库;他需要构思初期的推广策略,如何吸引第一批开发者和用户;他甚至还要负责订盒饭、买咖啡、打扫卫生……

工作量大到惊人。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回到那个只有一张板床的出租屋,往往己是深夜,累得倒头就睡。硬板床硌得他腰酸背痛,但他浑然不觉。

泡面成了主食。红烧牛肉、香辣牛肉、老坛酸菜……各种口味轮换,吃到后来闻到味道就想吐。但他和徐浩东都清楚,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沟通。江瑾懂产品和用户,但不懂技术实现细节;徐浩东和技术团队懂代码,但有时难以理解江瑾辰那些“超前”的产品理念和交互设计。

“这个‘一键安装’功能不可能实现!塞班系统的安全限制很死,必须用户手动确认好几次!”负责客户端的程序员小陈frustrated(挫败)地拍着桌子。

“用户不会在乎技术限制,他们只在乎方不方便。”江瑾辰坚持,指着自己画的流程图,“我们必须找到技术上的变通办法,哪怕多绕几步,也要让用户体验尽可能流畅。这是这个平台存在的意义!”

争论时常发生。有时是江瑾辰说服技术团队,有时是技术团队让江瑾辰认清现实妥协。徐浩东往往是最后的仲裁者,他的技术判断更精准,但也逐渐开始重视江瑾辰从市场角度提出的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江瑾辰以惊人的速度学习着。他缠着徐浩东和小陈问各种技术问题,虽然不写代码,但对技术实现的逻辑和边界了解得越来越深。他的产品文档也写得越来越规范,甚至开始学习画简单的UML图来更清晰地表达需求。

偶尔,在深夜的泡面时间,徐浩会看着屏幕上逐渐成型的、极其简陋的平台原型,忍不住对江瑾辰说:“你小子,真是个怪物。学表演真是屈才了。你这产品sense(感觉),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江瑾辰只是笑笑,喝掉最后一口面汤。哪里是什么天才,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笨拙地模仿着未来的辉煌。

忙碌间隙,他也会想起刘亦菲。诺基亚手机静静地躺在口袋里,很少再响起。他知道她进了《天龙八部》剧组,一定也很忙,很辛苦。他会偶尔给她发一条简短的信息,问一句“还好吗?”,她通常会在很久之后回复一个“嗯,还好。”或者“在拍戏。”,便再无下文。

距离和忙碌,像无形的砂纸,磨淡了原本就存在裂痕的联系。他看着手机屏幕黯淡下去,心里会有片刻的空洞,随即又被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填满。

他必须成功。没有退路。

这天,徐浩东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客户端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被小陈攻克了,虽然离“一键安装”还很远,但下载和安装流程己经比现有方式简化了一大半!

坏消息是:初始的二十万资金,因为添置服务器、支付带宽费和人员工资,己经烧掉了一大半。如果下个月还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或者任何收入,公司可能就要断粮了。

压力骤增。

“我们必须尽快推出内测版,哪怕功能不全,也要先找一批种子用户和开发者,做出点声音来,才能去谈下一轮融资或者合作。”江瑾辰看着账户上所剩无几的余额,沉声道。

“嗯。”徐浩东点头,眼神里也有了血丝,“拼了吧。下周,不,这周末,我们就放出第一个内测邀请!”

破旧的办公室里,灯光又一次亮到了深夜。

泡面的味道混合着咖啡的苦涩,和键盘敲击声、机箱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名为“创业”的、单调却激昂的交响乐。

少年们的梦想、焦虑和汗水,都浓缩在这一方小小的、弥漫着泡面味的天地里。

窗外,北京城的霓虹依旧闪烁,对这里的奋战一无所知。

而历史的齿轮,却或许会因这个角落的微光,而发生一丝不易察觉的偏转。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