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淮海战役结束是什么时候 > 第228章 技术爆炸与战略转折(第3页)

第228章 技术爆炸与战略转折(第3页)

八、舆论造势:“超级炸弹”与远程轰炸机的传闻

苏然深知,技术的威慑力不仅在于实际战力,更在于对对手心理的冲击。因此,在“鲲鹏”轰炸机首飞成功、“烈风”改型战机完成超视距测试后,他下令通过秘密渠道,向美国本土和国际社会泄露关于联盟“超级炸弹”和“远程轰炸机”的传闻,进一步扩大战略威慑效果。

联盟的情报人员通过收买美国的小报记者、利用地下电台、在国际论坛上匿名发帖等方式,散布各种“内幕消息”:有的说联盟正在研制一种“威力堪比原子弹的超级炸弹”,一枚就能摧毁一座中型城市;有的说联盟的远程轰炸机航程超过15000公里,能携带“超级炸弹”首接飞到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大城市上空;还有的说联盟己经掌握了核技术,很快就能制造出核武器,一旦开战,将对美国本土发起核打击。

这些传闻虽然缺乏确凿证据,但结合此前巴拿马湾美军侦察机被联盟军战机超视距锁定的事件,立刻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的《纽约邮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纷纷报道这些传闻,有的媒体甚至刊登了所谓的“联盟远程轰炸机模糊照片”(实际上是经过修改的“鲲鹏”轰炸机试飞照片),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恐慌情绪。

在华盛顿街头,不少民众举着“反对与联盟开战”“保护本土安全”的标语牌游行示威,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在巴拿马前线的军事行动,优先保障本土安全。一些美国议员也抓住此事大做文章,在国会会议上质疑政府的战略决策:“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对手,而是一个可能拥有超级武器和远程打击能力的敌人。继续在巴拿马消耗兵力,万一联盟对本土发起打击,我们该如何应对?”

美国政府内部也陷入了激烈的争论。国防部认为,联盟的传闻可能是“心理战”,目的是分散美军的注意力,建议继续加强巴拿马前线的兵力部署,尽快打破僵局;而国务院和国土安全部则认为,不能忽视联盟的技术突破,建议暂时放缓巴拿马前线的攻势,将一部分资源用于本土防空建设,同时加快新型武器的研发,以应对联盟可能带来的威胁。

这种争论不仅影响了美国的战略决策效率,还让美军的军心出现了动摇。在巴拿马前线,不少美军士兵通过家人的来信得知了关于联盟“超级炸弹”和“远程轰炸机”的传闻,心中充满了担忧。一名美军士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怕在前线和联盟军打仗,但我害怕联盟的超级武器会打到我的家乡,我的妻子和孩子还在那里……”

苏然通过情报网络得知美国的反应后,十分满意:“舆论造势的效果己经达到,美国现在既不敢贸然加大巴拿马前线的攻势,又要分心应对本土安全问题,战略上的主动权,正在慢慢向我们转移。”

九、战略倾斜:巴拿马僵局下的态势变化

随着“普罗米修斯”计划成果的逐步显现,以及舆论造势带来的心理震慑,巴拿马前线的战略态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本胶着的僵局,正在朝着有利于联盟军的方向倾斜。

在地面战场,美军由于担心联盟会动用新型武器,加上本土民众的反战压力,进攻频率明显降低。以往,美军每天都会发起1-2次大规模冲锋,试图突破联盟军的防线;而现在,美军更多的是采取“防御性巡逻”,仅在联盟军发起小规模试探性进攻时才进行反击,不再主动寻求与联盟军决战。

联盟军则抓住这个机会,一方面加强防线建设,在战壕内加装了更多的机枪碉堡、迫击炮阵地,还部署了从澳大利亚基地运来的新型反坦克导弹(基于空对空导弹技术改进而来),进一步提升了防御能力;另一方面,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对美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袭扰——这些部队配备了新型静音作战靴和微型炸药,常常在夜间潜入美军后方,破坏美军的弹药库、燃油站和通讯线路,让美军的后勤保障变得更加困难。

在海上战场,联盟军的“巨鲸级”驱逐舰配备了新型雷达系统(与“烈风”改型战机的雷达技术同源),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能够更早地发现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和舰载机。美军的舰载机由于担心被联盟军战机超视距锁定,不敢轻易远离航母战斗群,对联盟军海上补给线的袭扰次数也明显减少。此外,联盟军还开始在巴拿马湾部署小型潜艇(利用积分兑换的基础潜艇技术改进而来),这些潜艇虽然吨位小、续航能力有限,但隐蔽性强,多次成功避开美军的反潜巡逻,对美军的运输舰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战略资源被进一步分散。为了应对联盟“远程轰炸机”可能带来的本土威胁,美国不得不从巴拿马前线抽调一部分战机和防空导弹,部署到东海岸和西海岸的防空阵地;为了应对联盟可能的核技术突破,美国又加快了自身的核武器研发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使得巴拿马前线的兵力补充和装备更新速度明显放缓。

联盟军驻巴拿马最高指挥官罗德里格斯中将,在向苏然汇报前线情况时说道:“首领,现在美军的士气低落,补给困难,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压力,等待‘鲲鹏’轰炸机批量生产和核技术进一步成熟,到时候发起总攻,一定能彻底打破巴拿马僵局,击败美军!”

苏然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美军虽然暂时陷入被动,但整体实力依然强大,一旦他们缓过劲来,或者研发出应对我们新型技术的武器,局势很可能会再次逆转。我们必须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做好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十、终极抉择:等待技术成熟还是主动出击?

“联盟之心”的顶层办公室内,苏然再次站在全息沙盘前,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巴拿马前线、西伯利亚核基地、澳大利亚航空基地以及美国本土的兵力部署情况。参谋长安德烈和各部门负责人围在沙盘旁,等待着苏然做出下一步的战略决策。

安德烈首先汇报了各方面的最新进展:“首领,西伯利亚基地的核燃料提纯进度正在加快,预计三个月后可提纯出足够制造一枚实验性核弹的武器级铀-235;澳大利亚基地己经开始批量生产‘鲲鹏’轰炸机,预计一个月后可交付10架,同时‘猎鹰’空空导弹的产能也在提升,足以满足前线战机的需求;巴拿马前线的联盟军士气高昂,兵力和装备补给充足,具备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条件。”

随后,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空军司令建议:“应该继续等待技术成熟,等‘鲲鹏’轰炸机批量列装和核弹研发成功后,再对美军发起总攻——到时候,我们可以用‘鲲鹏’轰炸机轰炸美军的后方基地,用核弹威慑美军,迫使他们投降,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

陆军司令则认为:“现在美军己经陷入被动,军心涣散,补给困难,正是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如果等到美军研发出应对我们新型技术的武器,或者调整好战略部署,我们再想打破僵局就难了。建议立即集中巴拿马前线的所有精锐兵力,对美军的核心防线发起总攻,一举突破巴拿马僵局。”

情报部门负责人补充道:“根据最新情报,美国正在与欧洲的一些国家接触,试图组建‘反联盟同盟’,如果我们继续拖延,一旦美国成功组建同盟,将面临多线作战的困境。因此,无论是等待技术成熟还是主动出击,都必须尽快做出决定,避免夜长梦多。”

苏然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建议,手指轻轻敲击着沙盘边缘,陷入了深思。等待技术成熟,虽然能拥有更强大的战力,降低战争代价,但也面临着美军技术反超、组建同盟的风险;主动出击,虽然能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尽快打破僵局,但缺乏“杀手锏”武器的支撑,一旦进攻受挫,很可能会导致局势逆转,甚至陷入更大的被动。

他走到沙盘前,指尖划过巴拿马前线的美军核心防线——那里是美军的重中之重,部署了大量的坦克、火炮和防空导弹,也是突破巴拿马僵局的关键。随后,他又指向美国本土的东海岸,那里是美军的防空薄弱环节,也是未来“鲲鹏”轰炸机可能的突袭方向。

片刻后,苏然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我的决定是,‘双线并行’——一方面,加快‘普罗米修斯’计划的推进速度,让西伯利亚基地优先保障核弹研发,澳大利亚基地尽快交付‘鲲鹏’轰炸机和空空导弹,确保技术武器能尽早投入战场;另一方面,巴拿马前线发起‘有限度的主动进攻’,不急于发起总攻,而是集中部分精锐兵力,对美军的薄弱防线发起试探性进攻,进一步摸清美军的防御部署和战力底线,同时牵制美军的注意力,为技术武器的研发争取时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情报部门要密切关注美国与欧洲国家的接触情况,一旦发现美国有组建‘反联盟同盟’的迹象,立即采取措施破坏;后勤部门要做好物资储备,确保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前线进攻,都能获得充足的补给。”

安德烈和各部门负责人立刻齐声应道:“是,首领!我们会立即落实您的决策!”

苏然看着沙盘上的红色标记,心中充满了信心。技术的利剑正在快速铸就,战略的天平己经开始倾斜,只要按照既定的决策推进,地球联盟一定能突破当前的困境,在这场全球争霸战争中,赢得最终的胜利。

此时,西伯利亚基地的核反应堆依旧在稳定运行,蓝色的“原子之光”照亮了地下实验室;澳大利亚基地的厂房内,第二架、第三架“鲲鹏”轰炸机正在紧锣密鼓地组装;巴拿马前线的联盟军士兵们,己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眼神中充满了斗志。

一场决定世界格局的战略转折,正在悄然到来。

本章节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