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开局拯救洪承畴免费阅读 > 第38章 军工之心(第1页)

第38章 军工之心(第1页)

紫禁城,西苑演武场。

初冬的寒风掠过空旷的场地,卷起阵阵尘土。然而此刻,场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排新设立的木质靶子上,以及靶子前方那支不足百人的小型队列上。

这支队伍身着不同于京营或边军的深灰色劲装,手持的并非传统的刀矛弓箭,而是一杆杆造型奇特、枪管修长的火铳——正是由内行厂秘密筹建、初具规模的“军器监”打造出的第一批标准化燧发枪。

朱由检身着便于行动的箭袖龙纹袍,外罩玄色大氅,亲自站在场边观摩。洪承畴、李邦华、王承恩、方正化等心腹重臣肃立其后,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期待与凝重。

负责指挥演示的,是刚刚被破格提拔为“军器监少监”、原勇卫营火器把总出身的年轻官员,名叫宋应星。他虽非进士出身,却精于格物,对火器制造颇有心得。此前因其所著《天工开物》彰显其格物实学之才,己由陛下特旨从地方任上征召入京,授以内行厂下属军器监的职务。

“陛下,各位大人,”宋应星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此铳乃臣等依据泰西燧发原理,结合我朝工艺改良而成,定名为‘崇祯一式’燧发铳!其铳机以优质精钢打造,簧力强劲,发火可靠;铳管采用双层复合锻法,内壁光滑,不易炸膛,射程与精度远超旧式火绳铳!”

他转身,对着那支小队高声下令:“第一排!预备——瞄准——放!”

随着命令,三十名士兵动作整齐划一,从腰间皮盒取出定量纸壳弹药,用牙咬开,将火药倒入引药池,剩余火药连同弹丸塞入铳口,用通条压实,随后举铳瞄准。

整个过程,没有繁琐的火绳点燃步骤,没有担心风雨的影响。

“砰!砰!砰!”

一阵密集而清脆的爆鸣声响起,白色的硝烟瞬间弥漫开来。远处,木屑纷飞,三十步外的木质靶子上,清晰地出现了一片密集的弹孔!

“第二排!上前三步,自由速射!”宋应星再次下令。

后排士兵迅速上前,在行进中完成装填,随即以各自最快的速度向靶子倾泻火力。砰砰之声不绝于耳,射击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火绳铳!

朱由检看得眼中精光闪动。他接过王承恩递上来的一杆燧发枪,入手沉甸甸,做工精良,枪机部位打磨得光滑锃亮。

“好!好一杆‘崇祯一式’!”朱由检抚摸着冰冷的枪管,连声赞叹,“射速、可靠性,皆远胜旧铳!宋应星,你与军器监工匠,立下大功!”

“臣不敢居功,此皆陛下信重,方公公鼎力支持,及诸位工匠呕心沥血之果!”宋应星激动地跪倒在地。

“此铳日产几何?成本若何?”朱由检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宋应星略一沉吟,据实回禀:“回陛下,目前军器监初建,熟练工匠不足,日产仅十杆左右。若材料充足,工匠熟练后,或可增至日产三十杆。单铳成本……约合白银十八两。”

十八两!在场众臣心中都是一震。这几乎是一名普通步兵一年的饷银!打造一支万人火器部队,仅火铳成本就需近二十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弹药、训练和维护费用。

李邦华忍不住开口道:“陛下,此铳虽利,然造价高昂,恐难大规模装备。”

朱由检却摇了摇头,目光坚定:“李卿,账不能这么算。一支万人精锐,若人人持此利铳,结阵而战,其威力足以抗衡数万乃至十万旧军!其所节省的粮饷、抚恤,其所夺回的疆土、挽回的国势,岂是区区银两所能衡量?”

他看向洪承畴:“洪先生,你以为如何?”

洪承畴微微躬身,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陛下高见。昔日戚继光抗倭,亦重火器,然受限于技术,未能尽全功。今有此利器,正可推行‘精兵’之策。臣建议,汰撤老弱冗兵,省下粮饷,集中财力,编练数支完全装备新式火器、接受新式操典的精锐野战军团。以质量,胜数量。”

“正是此理!”朱由检击节赞叹,“洪先生与朕,不谋而合!”

他当即下令:

“擢升宋应星为军器监监正,秩比五品!赏银千两!全力督造‘崇祯一式’燧发铳,朕要你在一年之内,将产量提升至日产五十杆!”

“着内帑先行拨付白银二十万两,专款用于军器监扩建造作局、招募培养工匠、采购优质原料!”

“命兵部会同李邦华、黄得功,以此次战功卓著的勇卫营为基干,扩编组建‘武锐营’,定员一万两千人,为全军示范,优先换装新式火器,研习新式战法!所需饷银,由太仓库优先保障!”

这一连串的命令,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了千层浪。成立独立于工部之外的军器监,由皇帝首管,并投入巨资,这无疑是对旧有军工体系的巨大冲击。而组建完全脱产、装备精良、待遇从优的“武锐营”,更是对世兵制、卫所制的首接挑战。

可以预见,朝野上下,必然会有非议和阻力。但朱由检决心己定。

“陛下,”洪承畴再次开口,提出了更深远的建议,“利器需配良法。新军操典,需摒弃旧弊,强调火力协同、步炮配合、土木作业及严明纪律。臣观泰西诸国及东瀛倭寇,其战阵之法,亦有可借鉴之处。或可遣精明通译,秘密搜集其操典兵书,择其善者而从之。”

“准!”朱由检毫不犹豫,“此事由你与方正化暗中办理。此外,传朕旨意,于京郊择地设立‘陆军讲武堂’,招募忠良聪慧之年轻军官及勋贵子弟入学,由李邦华、黄得功等宿将及精通新式战法者授课,培养新式军事人才!”

一场自上而下、触及根本的军事变革,在朱由检的强力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展开了。军工,被视为重振大明的核心,被注入了帝王的雄心与海量的资源。

然而,就在朱由检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之际,来自南方的暗流,开始悄然涌动。帝国的财政命脉,始终牢牢掌握在那些看似温顺的江南士绅商贾手中。他们,会坐视皇帝将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北方,投入那看似无底洞般的军事改革吗?

军工之心己燃,但维系这颗心脏跳动的血液——金钱,却成了下一个亟待解决,也注定更加棘手的问题。朱由检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东南方向,那片富庶却又暗藏漩涡的土地。

热门小说推荐

圣墟
辰东圣墟
...
青闺令
江上渔青闺令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