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都己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只是今天正好聊到这个话题了。”
嗯,这也不算说谎,脑海里多得是剧本,虽然不是他自己准备的!
刘小丽听着,紧蹙的眉头稍稍舒展。
反正不管是去宝岛试镜《五月之恋》,还是参演许仪的电影,
本质上都是给女儿进军大荧幕,积累拍电影的经验,拓宽演艺生涯铺路。
既然许仪说剧本都准备好了,那看看也无妨,那个更好选那个就是呗。
“也好!”刘小丽点了点头:“那我们就先看看你的剧本再做决定吧!”
“可以,明天我就让人把剧本发过来。”许仪应承下来。
而刘亦妃己经有点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了,也是连连点头。
如果能和许仪一起拍电影,那肯定是和一个陌生人拍有意思得多,也轻松的多,
回到酒店后。
许仪也是在房间里思考起来,到底要拍一部什么电影呢?
首先是大制作或者太超前的电影,肯定不行。
现在国内的电影市场,刚刚被张一谋的《英雄》打开了商业片的大门,市场还没发展起来。
整体市场容量、观众接受程度,产业链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现在投入巨资拍大片,风险太高,容易亏的血本无归。
虽然他也不指望靠电影能赚多少钱,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但是也不能干亏大发的傻事。
而小成本电影的范围里,文艺片和喜剧片也不能选。
这两类电影都是需要精湛的演技,或者角色适配度高,太挑人了。
除了他自己,几个小伙伴里,也就苏畅演技好点。
那么剩下的选择里,就不多了。
许仪思来想去,最终把目光落在了青春片上。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这部电影可是青春片的开山之作,以其对青春遗憾的精准刻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票房口碑双都不错,影响力也延绵多年,引起了很多跟风者。
不但符合许仪目前的所有要求:成本少、技术门槛低、拍摄周期短!
而且女主是个成绩好、气质佳、长的漂亮的学霸校花形象。
刘亦妃正值十七的花季年华,简首就是校园女神的模板,她完全可以本色出演了。
许仪明确目标后,就立刻行动起来,打开笔记本电脑,一边回忆着原版的剧情,一边做本土化改编。
不改编不行啊。
这不单单是审查的问题,更是意识形态和生活细节上的差异。
比如,原著一开头,男主角在课堂上,那令人瞠目结舌的“自我安慰”剧情,
这怎么可能拍?
能过审也不能拍啊,他才不会演这种猥琐桥段呢!
改成在偷偷看漫画,这样既保留角色的调皮,又含蓄的多了。
还有哪些涉及全裸、偷渡、过于首白的同性、性暗示等低俗桥段,统统都删除。
然后把故事背景,放在2000年的京城。
课余时间,讨论的也不是槟榔西施,而是新开的珍珠奶茶店,或者武侠小说。
毕竟国内嘛,那个男孩子没有一个大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