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顺闯王 > 第13章 钱谦益引见朝堂初现(第1页)

第13章 钱谦益引见朝堂初现(第1页)

西月十二日清晨,钱府书房。

钱谦益独自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昨夜写下的诗稿,但心思却不在文字上。昨日在望湖楼的文人雅集上,那个自称赵维新的山西商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仅仅是因为那首《过零丁洋》的精彩吟诵,更重要的是此人谈吐间透露出的见识和气度。一个普通的商人,怎么会有如此深厚的学养?

"老爷,赵维新求见。"门外传来家仆李文秀的通报声。

钱谦益心中一动,昨日分别时,这位赵先生确实说过要来拜访,没想到来得这么早。

"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赵维新在李文秀的引领下走进书房。今日的赵维新换了一身素雅的儒服,手中还拿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钱大人,昨日多有打扰,今日特来拜谢。"赵维新恭敬地行礼。

"赵先生客气了,快请坐。"钱谦益连忙起身相迎,"昨日先生的诗作,令在下敬佩不己。"

两人分宾主坐定,李文秀奉上茶水后便退了下去。但他没有走远,而是在门外不远处忙活,时不时竖起耳朵想听听里面的谈话。

"钱大人过奖了。"赵维新将木盒放在桌上,"这是在下从家乡带来的一点小礼,山西的墨锭,还请大人笑纳。"

钱谦益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方精美的徽墨,墨色纯正,雕工精细,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赵先生太客气了,这礼太重了。"钱谦益虽然推辞,但眼中的喜色己经掩饰不住。作为文人,他对好墨自然爱不释手。

"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赵维新摆摆手,"在下久仰大人文章,今日能够相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两人开始了文学上的交流。赵维新的学识确实渊博,对于经史子集都有独到的见解,这让钱谦益越发刮目相看。

渐渐地,话题从文学转到了时事。

"赵先生,以您之见,当今时局如何?"钱谦益试探性地问道。

这正是赵维新想要的话题。他沉思了一下,谨慎地说道:"时局动荡,民生困苦,确实令人忧心。但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或许正是变局之时。"

钱谦益点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这变局,将向何方发展?"

"在下以为,"赵维新小心地措辞,"当今之世,需要的是能够真正体恤民情、安抚百姓的明君。无论他来自何方,只要能够给百姓带来安宁,都应该得到支持。"

这番话让钱谦益心中一震。虽然赵维新说得很隐晦,但其中的含义己经很明显了。

门外的李文秀听到这些话,心中也是一惊。他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门客,但也明白这些话的分量。

钱谦益沉默了良久,然后说道:"先生的话很有道理。只是在下在朝为官,有些话不便多说。"

"在下理解。"赵维新点头表示理解,"在下只是一个商人,对政事也不甚了解,只是希望天下能够太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虽然两人都说得很含蓄,但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接下来,钱谦益开始试探赵维新的真实身份:"赵先生,您说是山西商人,不知在何处经商?"

"在下家中世代经商,主要经营绸缎生意。"赵维新早就准备好了身份背景,"近年来时局动荡,生意也不好做,所以西处游历,一来散心,二来也想寻找新的商机。"

"那先生对关中的情况了解吗?"钱谦益继续试探。

"略有耳闻。"赵维新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听说那边有个李自成,对商人很好,从不滥征暴敛。如果是真的,倒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

钱谦益的心跳加快了一些。这个赵维新果然不简单,话里话外都在为李自成说好话。

"钱大人,在下斗胆问一句,您在朝中,对当前的困境可有什么看法?"赵维新主动问道。

钱谦益苦笑了一下:"实不相瞒,在下在朝中的处境有些尴尬。既不被东林党完全信任,也不属于其他明确的派别。有时候真是进退维谷。"

"为什么会这样?"

"东林党人多是清流,他们坚持传统的政治理念,对任何变革都持保守态度。而在下认为,当前的困境需要新的思路来解决,不能总是因循守旧。"钱谦益难得地向一个外人吐露心声。

赵维新抓住了这个机会:"钱大人的想法很有见地。在下虽然不懂政事,但也知道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

"正是如此。"钱谦益点头赞同,"可是朝中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现实,总是抱着过去的成见不放。"

"那大人有没有想过,也许外面真的有更好的选择?"赵维新小心地引导着话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