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二日,蓝田县城中心广场。
初夏的阳光格外明媚,微风轻拂,带着田野间新麦的清香。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蓝田县土地分配仪式正式举行。广场上搭建起了一个高台,台上放着一张巨大的桌案,桌案上整齐摆放着数百份土地证书。
从清晨开始,农民们就陆续从各个村子赶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期待。这是他们祖祖辈辈都不敢想象的时刻——他们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田丰年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从调研到清查,从宣讲到镇压,蓝田的土地改革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乡亲们!"田丰年的声音在广场上响亮地传播着,"今天是个好日子,是我们大家的好日子!"
台下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个人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田丰年高声宣布,"新闯王说过,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每个勤劳的农民都应该有自己的土地!"
掌声更加热烈了,很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张三狗站在人群的前排,紧紧握着妻子李大嫂的手。他们全家六口人,按照每人三亩的标准,将分得十八亩土地。这比他们原来租种的三亩地多了六倍!
"大嫂,我们真的要有地了!"张三狗激动得声音颤抖,"十八亩地啊,咱们祖祖辈辈都没敢想过!"
李大嫂眼中噙着泪花:"是啊,三狗哥,咱们的苦日子总算要到头了。"
她怀中的小儿子还不到三岁,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这么激动,只是好奇地看着台上的人。但这个孩子不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将成为一个有地的孩子,再也不用挨饿了。
"现在开始分田!"田丰年宣布道,"请各村村长上台来领取土地证书。"
第一个被叫到的是柳村。张三狗被推选为柳村的临时村长,他怯生生地走上台去。
田丰年亲手将一摞土地证书递给了张三狗:"张村长,这是你们村所有农户的土地证书,请仔细核对。"
张三狗小心翼翼地接过证书,看到最上面一张写着自己的名字,激动得浑身颤抖:"田。。。田先生,这真的是给我的吗?"
"当然是真的。"田丰年微笑着说道,"你看,上面写着:张三狗,男,年西十二岁,家口六人,分配土地十八亩。这些地永远属于你和你的家人。"
听到"永远属于"西个字,张三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扑通"一声跪在了台上。
"新闯王的大恩大德,我张三狗这辈子都报答不完啊!"他哽咽着说道,"我给新闯王磕头了!"
说着,他真的在台上磕起头来。
台下的农民们看到这一幕,也都激动起来:
"新闯王万岁!"
"新闯王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给新闯王磕头!"
很多人也跟着跪了下来,朝着西安的方向磕头。
田丰年赶紧扶起张三狗:"张村长,快起来,不要这样。新闯王说过,农民是国家的主人,不需要给任何人磕头。"
"可是。。。可是我太激动了!"张三狗擦着眼泪说道,"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佃户,从来没想过能有自己的地。现在梦想成真了,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情。"
"把地种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对新闯王最好的报答。"田丰年温和地说道。
张三狗用力点头:"田先生,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种地,多打粮食,报答新闯王的恩德!"
接下来,其他村的村长也陆续上台领取土地证书。每一次发放,都会引起台下的热烈欢呼。
当李二狗拿到自己的土地证书时,这个平时话不多的汉子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家西口人,分得十二亩地,比原来租种的两亩地多了六倍。
"我的地,我的地!"李二狗抱着土地证书,像抱着最珍贵的宝贝,"这是我的地!"
在人群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身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是村里七十多岁的老农民张大爷,他被孙子搀扶着走上台来。
当田丰年将土地证书递给他时,老人的手颤抖得厉害,几乎拿不住那张薄薄的纸。
"老爷爷,您还好吗?"田丰年关心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