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李大嫂坚定地说道,"田先生亲口说的,新政下男女平等,妇女也有发言权。"
"那可太好了。"另一个妇女高兴地说道,"以前只能在家里围着锅台转,现在也能为村里做点事了。"
这种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村务管理上,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明显体现。
比如说,在分田之前,李大嫂在家里几乎没有发言权,重要决定都是张三狗一个人做主。但现在不同了,由于她在合作社中有了正式职务,在家里的地位也提高了。
"大嫂,你看这个手工组的计划怎么样?"张三狗征求妻子的意见,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很好,但有一个建议。"李大嫂认真地说道,"我们不仅要做传统的纺织,还要学习一些新的手工技艺,比如说编制草帽、做鞋子等等。"
"好主意!"张三狗赞同,"你负责手工组的事,我全力支持。"
这种夫妻关系的变化在村里很有代表性。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传统的男权社会结构开始松动。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村里的教育问题。
在过去,只有富裕人家的孩子才能读书,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要干活,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现在,王民生宣布要在村里开办学校,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
"真的要办学校?"张三狗激动地问道。
"真的。"王民生肯定地回答,"新闯王说过,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掌握了知识,农民才能真正翻身。"
"那我家的几个孩子都能上学?"
"当然能。而且不收学费,书本也是免费提供的。"
这个消息让全村的家长都兴奋不己。
"我家老大今年八岁了,正好能上学。"李二狗高兴地说道,"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这样的人家孩子也能读书。"
"是啊,"张三狗也感慨道,"有了文化,孩子们将来就不会像我们一样目不识丁了。"
学校很快就在村祠堂里开办起来了。第一任老师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他原本是县里的一个小吏,因为支持新政,被推荐来当老师。
开学第一天,村里十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来到祠堂。看着这些天真的面孔,老师心中充满了责任感。
"孩子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学生了。"老师微笑着说道,"我们要学习写字、算数,还要学习做人的道理。"
"老师,学会了写字,我能给新闯王写信吗?"一个小男孩天真地问道。
"当然可以。"老师笑着回答,"等你学会了,我帮你写信给新闯王,感谢他让你们能上学。"
这个承诺让孩子们更加兴奋了。
除了教育,医疗也有了很大改善。
在过去,农民生病了只能自己扛着,实在不行就请个土郎中看看,经常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死病。但现在,县里派来了正规的医生,在村里设立了医疗点。
"大夫,我这腰疼毛病能治吗?"张三狗向医生询问。
"能治。这是长期劳累造成的,需要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医生仔细检查后说道。
"那要多少钱?"
"不要钱。新政规定,基本医疗服务免费提供。"
这个回答让张三狗大为惊喜:"不要钱?真的不要钱?"
"真的不要钱。新闯王说过,人民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很快,村里的医疗点就门庭若市了。不仅是治病,医生还向村民传授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方法。
"要注意饮水卫生,井水要烧开了再喝。"
"房子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孩子要按时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这些科学的健康知识对农民来说都是新鲜事,他们认真学习,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所有这些变化,都体现了一个深刻的转变:从传统的等级社会向平等社会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