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炽热,火焰炙烤,陈凡呆在黏土罐周围实在受不了,只好远远的看着,等火焰小一些了,便加一些燃料。
就这样烤到下午,太阳不再炽热,六个黏土罐子的颜色从一开始暗褐色变成了白褐色,这说明水分己经干了。
将六个黏土罐拿回部落,众人对这个东西十分好奇,全都围上来观察。
陈凡害怕有人失手把黏土罐子打烂,赶紧让狩驱赶众人去挖土,
不过他仔细看罐子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一个罐子周身居然有一条裂缝,裂缝从底下延伸到顶部,虽然只有很细一条裂缝,但他还是决定舍弃不用,现在就只剩下五个罐子,
“怎么才能提高成功率呢?”
陈凡以前听奶奶说过以前烧碗,奶奶小时候物资匮乏,去山上干农活时不可能把家里珍贵的瓷碗带上,那时家家户户都没有钱,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买碗。
大家因地制宜开发了一种新的土方法,那就是用土烧制碗,这样一来去山上干活就只用带一双筷子就可以了,奶奶说那时候乡亲们烧制出来的碗老是漏水,大家想破脑袋也没发现问题在哪里,明明烧出来的碗一条裂缝也没有,就是装不了水。
后来村子里一位教书的老师听说了这件事,找来乡亲们,告诉大家原因,老师是城里来的,听说是因为不愿意同流合污,拒绝领导“提拔”,被送到乡下成为教书老师,这也是那个年代最平常的行为,叫做下乡。
老师很热心,一开始很认真的告诉乡亲们什么是疏水性,孔隙结构,但是发现大家都听不懂,索性找来一个炉子,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做不会漏水的碗,只见老师把做好的土坯碗,粘上一种水,放到炉子里烧,打开炉子后烧好的碗出现一种光泽,众人将信将疑的把碗里装上水,果然一滴水都没漏了!
大伙好奇询问沾的是什么东西,老师微微一笑,说是草木灰水,
奶奶说到这里眼神放光,她说后来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烧制出碗和罐子,果然再也没有漏水的,靠着这个方法,村子里有人制作土烧碗,还供几个孩子上了学。
陈凡其实不太相信这个方法,以他对化学的了解,奶奶说的那种东西应该属于釉,而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碱,两者根本不一样,怎么可能烧出釉。
不过事到如今他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还是用石碗弄来草木灰水,反正有的是草木灰。
烧制陶罐的温度是八百到一千三百度,而木头最高只能达到一千二百度,所以用来烧制陶罐完全足够。
把浸透草木灰溶液的黏土罐摆放在空地中间,围绕着罐子摆上大块的干燥木头,在众人奇怪的眼神下,陈凡点燃木头。
一开始陈凡没有把火烧的太大,主要还是烤干为主,烧了一个小时后,才将木头全部放入火堆,
烧了大约有两个小时,羽带着众人回来了,手上提着兔子,这是羽学首领的方法抓到的。
等女人们处理好兔子,陈凡这边陶罐也烧好了,
迫不及待挖开草木灰,他用棍子将陶罐弄出来,刚烧好的陶罐冒着热浪,陈凡把陶罐放在一边,等待温度降下来。
陶罐在火焰下散发着亮晶晶的颜色,仔细看去表面居然有一层暗黄色的釉膜,这让陈凡很惊讶,没想到奶奶说的居然是真的。
把几个制作砖头的模具也找到后,他拿上石刀亲自来到树下,用石刀割了几块肉,
大家好奇看着首领忙前忙后,纷纷猜测他要做什么东西。
把小块羊肉放到陶罐里,刺啦一声,羊油接触滚烫的陶罐散发出的香味,这是美拉德反应。
“好香!”有人猛吸一口味道,忍不住吞咽口水。
陶罐的热量被羊肉带走,没有那么烫了以后,陈凡拿着陶罐来到井边,
把羊肉用水淹没,放到火边小火慢炖。
“咕嘟咕嘟”水在陶罐里翻滚,清水逐渐变成奶白色,羊肉的香气愈发浓烈,陈凡闻着空气里的香味,己经迫不及待想要尝上一块了,
其他人也不妨多让,大家没了以往叽叽喳喳的喧闹,此刻全神贯注的看着陶罐里的食物,就连一旁的烤兔肉都不香了!
“首领,这是什么?”狩的肚子咕咕叫,他忍不住问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