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免费阅读 > 第125章 巨舰龙骨初下水 少年英才出津门(第2页)

第125章 巨舰龙骨初下水 少年英才出津门(第2页)

“谢家?”林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谢家是东南海商中的翘楚,世代经营海外贸易,与不少地方官员往来密切,胆子确实不小。“他们有什么条件?”

“谢家通过中间人传话,”韩铮低声道,“希望朝廷能给予他们‘远洋贸易特许经营权’,允许其船队跟随朝廷舰队出海;此外,还要求朝廷承诺,不垄断西洋航路,给民间海商留出生存空间。”

“胃口倒是不小。”林奇放下手中的船舰图纸,语气冰冷,“告诉谢家的人,朝廷鼓励民间海贸,但若想以囤积木料要挟国策,便是打错了算盘。给他们三天时间,按市场价将囤积的木料出售给朝廷。若逾期不办,锦衣卫将以‘资敌嫌疑’查封他们的货栈、扣押船队。”

“资敌嫌疑?”韩铮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倭寇虽己式微,但仍有残余势力在东南沿海流窜。”林奇淡淡道,“谢家囤积大量可造战船的战略物资,又不说明用途,以‘资敌嫌疑’调查,合情合理。这个罪名,够他们喝一壶了。”

韩铮躬身应道:“属下明白,这就去传信。”

不出所料,当锦衣卫的校尉带着文书“拜访”谢家府邸后,谢家的态度立刻转变。次日一早,谢家主事人便亲自登门,满脸堆笑地表示“愿为朝廷效力”,承诺三日内将所有囤积的巨木按原价出售,并补缴此前抬高价格的差额。困扰多日的材料危机,就此暂时解除。

考核风波与新风气

水师学堂的第一次阶段性考核,在一个晴朗的秋日拉开帷幕。

考核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航海科的学员在模拟海图上规划航线、计算经纬度;炮术科的学员操控火炮射击海上浮靶;轮机科的学员则要拆解并重组小型蒸汽机模型。考核结果汇总后,被韩铮亲自送到了林奇和朱标面前。

御书房内,朱标手持成绩单,目光缓缓扫过,眉头微微扬起。“林先生你看,航海科前十名中,竟有六人出自平民之家;炮术科最优者,是辽东卫所百户之子赵虎,据说他三发炮弹皆命中靶心;反倒是几位勋贵子弟,成绩排在中游,理论考核更是不及格。”

“这正是臣希望看到的。”林奇笑道,“水师学堂教授的是实学,不看出身,只看能力。平民子弟多历经磨砺,更能沉心钻研;而有些勋贵子弟习惯了养尊处优,难免心浮气躁。此番考核,恰好证明了‘唯才是举’的可行之处。”

“说得好。”朱标放下成绩单,眼中满是赞许,“实学之道,本就该为寒门子弟敞开大门,让真正有能力的人为国效力。”

“臣有一请。”林奇躬身道,“恳请陛下对考核优异者予以嘉奖,授予‘水师预备校尉’头衔,并让他们即刻前往各船厂实习,参与‘启明级’宝船的建造。如此一来,既能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又能激发其他学员的斗志。”

“准奏。”朱标当即拍板,“传朕旨意,对考核前三名的学员,各赏银五十两,赐‘忠勇’锦旗;前十名者,皆入船厂实习,待舰队建成后,优先授予官职。”

消息传回水师学堂,整个校园沸腾了。来自平民家庭的学员们欢欣鼓舞,纷纷表示要更加刻苦学习;那些成绩平平的勋贵子弟,也感受到了压力,收起了往日的懈怠,开始主动向优秀学员请教。一股务实、刻苦、争先的风气,在学堂内悄然弥漫。

舰影初现

深秋时节,林奇再次来到龙江船厂。

一号船坞内,第一艘“启明级”宝船的船体己初具规模。工匠们正站在脚手架上,有条不紊地铺设船板、安装肋骨,巨大的船体横亘在船坞中,如同一座移动的堡垒,令人望而生畏。阳光透过棚顶的缝隙洒下,照在工匠们忙碌的身影上,空气中弥漫着木材与桐油的混合气味。

刘一手拄着拐杖,快步迎了上来。自从被擢升为工部右侍郎后,他依旧天天泡在船厂,皮肤晒得黝黑,眼神却愈发明亮。“阁老,按照目前进度,明年暮春时节,此船便可下水舾装;其余十九艘宝船,也己完成龙骨铺设,木料供应稳定后,可按计划推进。”

林奇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远处的二号、三号船坞。那里,同样的场景正在上演,一根根龙骨拔地而起,一艘艘巨舰的轮廓逐渐清晰。他知道,不仅是钢铁巨舰的雏形在此孕育,天津卫的水师学堂里,一支由年轻英才组成的“人才舰队”也在成长。

“刘侍郎,”林奇转过身,语气郑重,“舰船是骨,人才是魂。待宝船下水之日,水师学堂的第一批学员也将毕业。届时,让他们登舰实操,将所学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让这支舰队拥有灵魂。”

“臣明白。”刘一手躬身应道。

林奇走到船舷边,伸手抚摸着光滑的船板。长江的风拂过脸颊,带着江水的气息。他仿佛看到,一年之后,数十艘“启明级”宝船扬帆起航,在茫茫大海上乘风破浪,将大明的旗帜插向遥远的异域港口。

海图己展,舰影初成。未来的航向,正随着巨舰的建造,一步步变得清晰。

(第125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