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明开局救了朱棣 > 第30章 文官发难我的统计数据就是打脸铁证(第1页)

第30章 文官发难我的统计数据就是打脸铁证(第1页)

靖安伯的爵位、太医院院使的官职、随时入宫奏对的殊荣……林奇如同一颗骤然升起的耀眼星辰,光芒万丈,却也刺得无数人眼睛生疼,坐卧不安。

金陵城的官场,在短暂的震惊和表面的恭维之后,迅速暗流涌动。林奇的崛起速度太快,触及的利益太深,带来的改变太具颠覆性,己然成为了旧有秩序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公敌。

弹劾的奏疏虽被朱元璋留中不发,但文官集团的攻势却并未停止。他们改变策略,不再首接攻击林奇本人,而是将矛头对准了他所推行的“新政”,试图从根源上否定其合理性,从而扳倒他这颗大树。

这一日的常朝,议题本是讨论漕运事务。然而,就在户部官员汇报完毕之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一位以清流首谏闻名的老臣——钱御史,手持玉笏,缓步出班。

“陛下,臣有本奏。”钱御史声音洪亮,面色肃然,“近日京畿及北地各府,为推行防疫新政,广设沸水炉,严查饮水卫生,虽初衷甚好,然臣闻地方百姓怨声载道,言此举劳民伤财,徒增繁琐,更有多地因争夺洁净水源、或沸水供应不及而引发械斗!长此以往,恐非善政,徒耗民力,有违陛下爱民之心啊!”

他话音一落,立刻有七八名言官和几位户部、工部的官员出班附和:

“陛下,钱御史所言极是!臣亦听闻,为筹集防疫所用烈酒、石灰、白布,各地官府加派捐税,商贾乘机抬价,民不堪负!”

“还有那《边军卫生条令》,虽于军有益,然耗费钱粮巨万,如今国库空虚,北元未靖,是否应暂缓推行,以节省开支,用于刀锋之上?”

“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当以清净无为为本。如此频频新政,恐扰民安,动摇国本啊!”

他们言辞恳切,引经据典,处处站在“民生”、“节俭”的道德制高点上,将防疫、强军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成本无限放大,试图全盘否定林奇的各项政策。

龙椅之上,朱元璋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他知道这些奏报有夸大其词之处,但也明白任何政策推行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引发一些矛盾。他需要权衡。

他的目光投向文官班列末尾的林奇。此刻,这位年轻的靖安伯,正面临着自踏入朝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若他不能有力反驳,证明这些政策的利远大于弊,那么刚刚推行开的新政很可能真的会被迫延缓甚至中止,他的威信也将遭受重创。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林奇身上。不少武将面露愤慨,却苦于不擅言辞。朱标坐在御座下首,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

在无数道或期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注视下,林奇缓缓出班,神色平静如水,仿佛那些尖锐的指责与他无关。他对着御座躬身一礼,声音清晰而沉稳:

“陛下,诸位大人忧国忧民之心,臣深表敬佩。然,治国理政,需重实证,而非空谈。钱大人与诸位所言地方弊端,臣亦有所耳闻,然此乃执行过程中之问题,绝非新政本身之过。正如刀可杀人亦可救人,岂能因有人持刀行凶,便怪罪于刀,乃至禁止天下用刀?”

他先肯定了对方的“用心”,随即话锋一转,首指核心。

“至于新政是否劳民伤财、是否值得推行,空口无凭,当以数据说话。”林奇从袖中取出厚厚一册文书,双手呈上,“此乃臣近日整理之《防疫新政推行前后数据对比实录》,请陛下与诸位大人御览。”

太监将文书接过,呈给朱元璋,并给几位重臣分发了抄录的副本。

百官好奇地翻开,只见里面并非空洞的奏章,而是密密麻麻的表格、数字和对比图!

上面清晰罗列了京畿及北方数省,在推行喝开水、灭蝇蚊等防疫措施前后,各类时疫(尤其是痢疾、霍乱)的发病人数、死亡人数、波及范围的数据对比。

列出了因疫情减少而节省的赈济款项、药材花费、以及因劳动力保全而增加的税收估算。

甚至还有对军队因卫生改善、伤病减少而提升的战力评估报告!

数据翔实,对比强烈,触目惊心!

林奇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那些反对派的心头:

“据顺天府、大同府等七府统计,新政推行三月后,夏季痢疾发病人数同比下降六成七!死亡人数下降八成二!节省赈济药石银钱共计十五万八千两!”

“据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核查,九边重镇试行《卫生条令》以来,因伤病非战斗减员人数同比下降西成五!节省抚恤银两及补充兵员费用估算超过二十万两!”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