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明开局救张嫣 > 第35章 御前比拼我的科学让千年匠艺黯然失色(第2页)

第35章 御前比拼我的科学让千年匠艺黯然失色(第2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开始悄然变化。

江南大师那边,虽然织出的图案精美绝伦,但速度极其缓慢,一个时辰过去,也只织出了寸许长度。而且老师傅们额头见汗,显然极其耗费心神体力。

而林奇这边,那看似普通的布匹,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增长!一个时辰不到,己然织出了尺余长!而且布面均匀平整,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

效率之高,判若云泥!

更重要的是,当那匹棉布织到一定长度,被女工取下,展示在众人面前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布匹的宽度远超传统布匹,而且质地厚实均匀,手感相当不错!虽然比不上江南锦缎的华美,但作为日常衣料,无疑是上佳之选!

“这……这速度也太快了!”

“布面竟如此平整,毫无瑕疵?”

“如此宽幅,裁剪制衣可省不少料子啊!”

惊叹声开始转向另一边。

江南大师们的脸色有些难看了。他们加快了速度,却难免因急躁而出现细微差错,不得不拆掉重来,反而更慢。

林奇看着这一幕,知道火候己到。他上前一步,对朱元璋躬身道:“陛下,传统技艺之精美,臣等己然见识,佩服之至。然,新机之效率与稳定,亦请陛下明鉴。然,此并非臣所欲展示之全部。”

他顿了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朗声道:“江南大师可织华美图案,乃因其手工操控,变化随心。然,机器并非不能织出图案,只是需预先设计好‘程序’。”

他示意那两名女工,将织机上的综片(控制经线起落的装置)进行了一番复杂的更换和调整,又换上了几种不同颜色的纱线。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台“平淡无奇”的织布机再次启动。这一次,随着飞梭的穿梭,布面上竟然开始呈现出清晰、规整的几何图案!虽然不如江南大师的龙凤图案繁复,但却无比精准、对称,而且速度依旧远超手工!

“这……这机器竟也能织花?!”众人再次震惊。

林奇解释道:“此乃‘提花程序’之初阶应用。若能制作更精密的提花装置,机器织出复杂图案,亦非难事。届时,机器负责高效、稳定地完成基础编织和重复图案,而工匠大师则专注于最顶端的纹样设计和关键步骤,如此相辅相成,岂不美哉?何须对立?”

他描绘了一幅人机协作、效率与品质共赢的未来图景!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激赏:“妙!妙啊!林爱卿此言,深得咱心!既要快,也要好!机器做人能做之事,让人去做人更能做之事!好!”

胜负,己无悬念。

江南大师们看着那台依旧在高效运转、织出规整花纹的机器,脸上的骄傲之色渐渐消散,化为一丝苦涩和茫然。他们不得不承认,在效率和稳定性上,他们输了。而在潜力上,这机器更是深不可测。

一场御前比试,林奇用无可争议的事实,不仅证明了新机械的效率优势,更阐明了其与传统技艺并非取代,而是互补共赢的关系。

朱元璋当场下旨,严厉申饬江南地方官员阳奉阴违之举,要求其必须全力配合技导队工作。同时,也赏赐了那几位江南大师,肯定了其技艺价值,鼓励他们研究如何将传统纹样与新机结合。

经此一役,新式纺织机在南方的推广阻力大减。虽然暗中的抵触不会消失,但至少明面上,再也无人敢以“品质”和“技艺”为借口公开反对。

科技的浪潮,终于冲破了最顽固的堤坝,开始真正席卷江南这片富庶之地。

而林奇,则站在奉天殿前,看着那台停止运转的织机,心中并无多少喜悦。

他知道,他改变的,不仅仅是纺织的效率,更是千百万人的生活,以及延续了千年的社会经济结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