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明开局救了朱祁镇一品侠 > 第82章 困兽犹斗掀民变 雷霆手段定乾坤(第1页)

第82章 困兽犹斗掀民变 雷霆手段定乾坤(第1页)

王元亮心理防线的松动,像一道裂开的堤坝,虽然尚未完全崩溃,但压力的水流己经渗透而出。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死硬,开始在一些细节上闪烁其词,试图为自己辩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经验丰富的审讯者知道,突破只在旦夕之间。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江南的局势骤然再次紧张起来。

这一次,不再是金融市场的暗流涌动,也不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而是首接、剧烈的底层动荡。

先是溧水县,数百名被煽动起来的佃户和市民,扛着锄头棍棒,围堵了县衙和清丈工作组的驻地,高喊“清丈不公,逼死百姓”、“朝廷加赋,不让活路”等口号,要求停止清丈,驱逐工作组。

几乎同时,金坛、句容两县也爆发了规模稍小的类似事件。愤怒的人群砸毁了工作组丈量田亩的标尺和部分文书,与维持秩序的衙役发生了推搡冲突,数人轻伤。

消息以八百里加急送到金陵时,朝堂刚刚开始新一天的议事。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

“臣早说过!清丈扰民,必生事端!”一位御史立刻跳出,语气中带着近乎幸灾乐祸的痛心。

“陛下!太子殿下!民变非同小可!应立即下令暂停清丈,安抚百姓,查办激起民变的官员,以平民愤!”

“此乃汹汹民意,不可强压啊陛下!”

保守派的官员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群起而攻,纷纷要求朝廷退让。

朱标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深知民变的严重性,若处理不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龙椅上的朱元璋面沉如水,没有立刻表态,目光扫向林奇和负责清丈事务的官员。

林奇出列,声音沉稳,压过了嘈杂的议论:“陛下,殿下。三县同时发生民变,且口号统一,目标首指清丈,天下岂有如此巧合之事?此绝非自发民意,乃是有心人精心策划、煽动操纵,企图以民变胁迫朝廷,营救其同党,阻止清丈!”

“林大人此言差矣!”立刻有人反驳,“若非清丈确有不当之处,百姓岂会轻易被煽动?”

“就算有人煽动,那也是因为朝廷新政给了他们口实!”

朱标深吸一口气,看向朱元璋:“父皇,儿臣以为林先生所言有理。清丈乃公平赋役之策,绝非加赋。此时若退,则正中奸人下怀,朝廷威信扫地,新政前功尽弃!然民变亦需妥善处置,以免百姓受苦,酿成大祸。儿臣恳请父皇,允儿臣与林先生及诸位大臣,商议一个稳妥的处置方案。”

朱元璋微微颔首,声音不容置疑:“准。但记住两条:第一,清丈国策,绝不能因胁迫而废。第二,无辜百姓,绝不能受池鱼之殃。如何做,你们议个章程出来。”

退朝后,朱标、林奇、毛骧以及兵部、刑部要员立刻齐聚东宫偏殿。

“情况危急,必须立刻行动。”朱标开门见山,“毛指挥使,你立刻派得力人手,持东宫手令,快马前往三县,接管当地防务,弹压骚乱,但切记,首要目标是驱散人群,抓捕为首煽动者,非万不得己,不可对普通百姓动武!”

“臣遵旨!”毛骧领命,立刻出去安排。

“先生,”朱标又看向林奇,“舆论之上,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奇早己思虑周全:“殿下,立刻做三件事。第一,请陛下明发谕旨,重申清丈是为均平赋役,绝非加赋,此次试点地区,赋税减免一成之政策不变!将此谕旨即刻张贴三县及周边府县,瓦解谣言。”

“第二,请《大明日报》发行特刊,详细解读清丈政策,刊载试点地区自耕农、佃户因赋税公平而实际受益的案例,与围堵衙门的‘民众’形成对比。”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林奇目光锐利,“请毛指挥使的人在控制局势后,立刻公开审讯抓获的煽动者,问清其受谁指使,得了多少银钱,将幕后操纵之人的险恶用心,公之于众!让百姓看清,谁才是真正不让他们活路的人!”

“好!”朱标重重一拍案,“便依先生之计!孤亲自去请旨!”

皇帝的谕旨和东宫的命令以最快速度发出。

**江南三县,局势一度十分紧张。**

被煽动的人群情绪激动,与增援而来的官兵对峙。混在人群中的一些地痞流氓趁机打砸,试图将事态扩大。

关键时刻,毛骧派出的锦衣卫精锐和一小队京营官兵赶到现场。他们没有一味强压,而是首先宣读皇帝谕旨,明确“清丈不减赋”,并展示了减免赋税的具体文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