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明开局救了朱祁镇一品侠 > 第89章 捷报震金陵 北疆线索引波澜(第1页)

第89章 捷报震金陵 北疆线索引波澜(第1页)

六百里加急的快马带着一路烟尘,如同旋风般冲入金陵城。骑士背上的赤旗早己被风尘染成灰黄,但那份穿透喧嚣的急促和不容置疑的重量,却让沿途所有人心头先是一紧,随即爆发出强烈的期盼。

“北疆大捷!我军大破北元主力于漠南!斩首万余,俘获无算!太尉蛮子仅以身免!”

嘶哑却亢奋到破音的喊声,穿透了繁华街市的嘈杂,瞬间点燃了整座京城积压己久的情绪。

“赢了!是大捷啊!”

“凉国公威武!大明万胜!”

“老天爷开眼!边关能太平了!”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相互传递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茶楼酒肆瞬间爆满,说书先生当场就编起了凉国公大破北元的新段子,引来满堂喝彩。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和自豪。连日来因边境战事而笼罩在京城上空的些许压抑气氛,被这凯旋的旋风一扫而空。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被送进皇城,径首呈递御前。

养心殿内,朱元璋端坐龙椅,仔细地看着那份由蓝玉亲笔书写、并附有主要将领副署的详细战报文书。他的手指在冰冷的御案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脸上如同深潭,看不出太多明显的喜怒,但殿下侍立的近臣们却能隐约感觉到,皇帝周身那股常年不散的凛冽杀气,似乎稍稍缓和了些许,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锐利光芒,透露了他内心绝非毫无波澜。

“好。”良久,皇帝吐出一个字,声音平稳低沉,却带着千钧之力,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蓝玉,打得好。前线将士,都用命。”

他抬了抬手,语气不容置疑:“将此捷报明发天下,晓谕各省。犒赏三军的旨意,着兵部、户部即刻拟办,所需钱粮、布帛、银两,按最高例拨付,不得有任何延误克扣。”

“是!奴婢遵旨!”司礼监太监躬身领命,快步下去传旨。

殿内侍立的几位内阁大臣及六部堂官连忙躬身,齐声道贺:“陛下圣明,天佑大明!此乃社稷之福!”

朱元璋目光掠过众人,最后定格在朱标和林奇身上:“太子,林奇,此次北疆大捷,你二人在后方统筹调度粮草军需,贡献新式军械救护之法,功不可没。”

朱标上前一步,神色恭敬,语气沉稳:“儿臣不敢居功。北疆奏凯,全赖父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更仰仗前线将士上下用命,浴血奋战。林先生所献之科技利器,不过恰逢其时,略尽绵薄之力,助我王师如虎添翼。”

林奇也随之躬身,言辞恳切而低调:“太子殿下过誉。臣只是恪尽本职,幸不辱命。此战能获全功,首功在陛下信任如山,在太子殿下调度有方,在蓝国公及全军将士悍勇无双。科技之物,终究是死物,不过是锦上添花,助我大明猛士更能施展雷霆之威,减少无谓折损。”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再就此多言,但殿内敏锐的大臣们都能清晰地感觉到,皇帝对太子和林奇在此事上的表现是极为满意的。

很快,正式的封赏旨意和嘉奖文书便明发天下。蓝玉晋爵加俸,赏赐金银田宅无数;有功将士按等级各有厚赏,阵亡者抚恤加倍,子弟优先录用。朝廷上下,一时间几乎全是歌功颂德之声,颂扬着皇帝的英明和军队的武勇。

然而,在这片喧闹的喜庆之下,暗流并未停止涌动,反而因为林奇声望的再次提升而变得更加隐秘和急切。

几日后的又一次常朝上,讨论完北疆善后、抚恤封赏等具体事宜后,一名都察院的御史整理了一下衣冠,再次出列,旧事重提,语气比上次更加“恳切”和“忧国忧民”:

“陛下,北疆大捷,实乃江山社稷之幸,臣等与有荣焉,欢欣鼓舞。然,臣仍有一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恐负圣恩。此番大捷,虽赖陛下天威,将士死战,然军中广泛依赖那千里镜等奇巧之物,窃以为此恐非强军之长久根基。若使三军将士渐生依赖外物之心,轻视自身武艺韬略之锤炼,恐非国家之福,消磨我大明男儿血性。再者,闻那新式救护之术,虽活人不少,然多用那猛烈酒精冲洗创伤,与古法金疮药调养元气、生肌化瘀之理颇多相悖,军中诸多经验丰富之老医官皆私下表示疑虑,恐留下隐患。臣此言,绝非是针对林先生个人之功,实是为我军未来百年之根基深感忧惧,望陛下圣心独断,明察秋毫。”

这番话,站在了维护传统、担忧军队根本的道德高地上,言辞巧妙,隐隐将科技的应用与军队的长远建设对立起来,听起来无比正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