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唐宗汉武略输文采 > 第026章 西域归来(第1页)

第026章 西域归来(第1页)

说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是刘彻执政的承启之年、转折之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熬死了第一位同期的匈奴单于——“军臣”单于。(谁知天命按:按照史书记载,“军臣”单于死于元朔三年冬,在“太初改历”之前,以冬季为一年之首,因此“军臣”单于实际应死于公元前127年10月——12月)

因为“军臣”单于死后他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邪”篡位,匈奴发生了内乱。忠于太子於单的势力与“伊稚邪”的势力发生火拼。为了保留退路,忠于太子於单的势力释放了一位囚禁在匈奴多年的俘虏。而这个人日后将成为彻底扭转汉匈战局的最后拼图,也将为我带来命运齿轮转动的新契机。

那是元朔三年的初春,大约和我元光元年来长安差不多的时节。在与长安西北横门毗邻的中渭桥上,一位年近不惑的中年人正骑着一匹雄壮的枣红色大马缓缓东来。

中年人的身后是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随从,也骑着一匹高大雄壮的黄色大马,年纪约摸比骑红马的中年人大五、六岁。

因为战备需要,元朔三年正月开始武库要进行扩建,同时,羽林军北军中垒尉刚刚有一批人调职到边军任基层军官,因此武库扩建期间武库营大半同袍暂时编入其他营,我就编入了城门卫营,负责把守横门。

两位中年人一前一后走过中渭桥,来到城门近前时先后下马。他俩的马虽然都很雄壮但是显然己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整过,浑身毛发都己经被尘土和汗液弄得黏糊糊的。这两个中年人也是衣衫褴褛,看着不像是长安本地人。

骑红马的中年人看着长安高大的城墙,突然表情激动,他握着骑黄马随从的手道:“老甘,我们终于回来了!”说着竟潸然泪下。

骑黄马的随从面相不太像汉人。他虽然生得高壮,但此刻显得非常虚弱,脚步虚浮,嘴唇微微发白。他向骑红马的中年人点点头,用低沉的声音道:“是的,张大人,终于回来了!”他的口音很奇怪,不知道是哪里的方言,我似乎感觉那口音跟之前我在未央宫值守时听过的来给皇帝进贡的卫氏朝鲜使者说话的腔调接近,但也不完全像。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骑红马的中年人终于抑制不住情绪声泪俱下道:“十三年,一百五十七人,最后就你我活着回来!”

骑黄马的随从吃力的点点头,之后竟然支撑不住坐在了地上,没一会儿眼睛就缓缓闭上了。

“老甘!好不容易到了!你可不能出事情!”骑红马的中年人赶忙俯身将骑黄马的随从扶住。

跟我搭班的城门尉同袍应该比我见到这种事情的机会多,见怪不怪走上前道:“把人先扶到边上去,不要挡住路口。还有,你们要进城得有牙牌,是京城、三辅的户籍才能进入,如果是来探亲或者去东、西市做生意,要先去内史令衙门登记!”

那中年人听后准备将己经昏迷的仆从拉到一边,但是那仆从体格太大,中年人又旅途劳顿,没能拉动。

我本来就是来暂借混日子的,见中年人拉不动,便上前帮他一起将仆从抬到城门侧面的墙角,靠着城墙放好。

中年人很感激的对我表达了谢意,我顺便给那昏迷的仆从搭了一下脉,道:“脉象很弱,元气严重亏虚,性命无忧,但是醒过来也得大病一场。您要是没什么大事就别进城了,先给他找地方治病吧。城里的医馆很贵。”

我完全是好意。自从土豪劣绅们迁徙茂陵后,消费能力极强,长安的物价被他们抬高许多,我见这主仆俩衣衫褴褛,估计他们没有钱去内城看病。

中年人也兀自给昏迷的仆从搭了脉,道:“嗯,暂时性命无虞。”他又对我道,“城我肯定得进的,烦您帮我一起把马牵过来,然后我找进城的凭证给你们,如何?”

我见是举手之劳,便点了点头,跟着中年男人去牵马。

中年男人牵过自己的红马往城门边拴马的石柱走,我也上前准备去牵那匹黄马。那黄马脾气很大,抬起前蹄发出嘶鸣,吓了我一跳。等它放下前蹄,我学着老兵营和李家专门养马的马夫的动作,对着这匹黄马的脖子轻轻拍了拍,道:“小黄,给我个面子吧?你主人生病了,你就别添乱啦!”黄马听后低鸣一声,然后就很顺从的让我牵着它走向拴马柱。

中年人从马背上拿下一个大包袱,开始翻找证件,我则顺手帮他饮了马。

饮马之后中年人又谢了我,我则看着他整理包袱道:“不客气。看你随从的脉象,估计是风餐露宿有段时间了吧?”

中年人在包袱里没找到要找的东西,将包袱放回红马上,又从黄马背上取下另一个包袱寻找,有些动情的道:“一路上都是他照顾我,大概有十几天,打猎的是他,吃食却大半给了我;半夜戒备的是他,睡觉的是我!”

“你这仆人对你挺忠诚啊!”一个城门尉的同袍也随口上来聊道,他看了一眼那个昏迷的仆人,“你这仆人是买来的吗?像是匈奴人啊。”

热门小说推荐

帝霸
厌笔萧生帝霸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