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汉武唐宗是谁 > 第080章 军功之债(第2页)

第080章 军功之债(第2页)

义父微笑点头,对苏建的仁义做法表示支持和欣赏。

苏建当着众人的面写下许多名单,当写到常大有时,义父若有所悟,对我道:“我差点忘了,李敢走的时候丢了一万钱给我,让我处理完退伍的事情安排你回长安的时候顺路把一万钱带给常大有家属。五年前我带你去过的,在太原郡,你记得吧?”

“当然记得。”我回道,“等你方便安排我回长安时,我就顺路过去。”

“那太好了!”苏建道,“到时候让苏武和你一起!”说完苏建又对二儿子苏武道,“我们也带一万钱过去!”

苏武当即单独以茶代酒敬我,让我在出发前一定要和他联系。

之后,义父对裁军后的代郡营地作了部署,将李庚、李辛、李壬、李癸暂留代郡,自己则和李己带着七十九位要去“老兵营”养老的伤残孤寡老兵开赴陇西。义父告诉我:他会协调二大爷让李丁回代郡和他一起坐镇,首到李陵够年纪接班,让我送完常大有的抚恤金就回长安去找李敢,并在长安协助李敢。

送义父开拔后我就去找了苏武,然后与苏武一起骑马往常大有家所在的太原郡奔去。

常大有家距代郡大约七百多里,我们不紧不慢用了三天时间赶到。

路上打尖时,我与苏武会简单聊些事情,我发现和我同年的他在军事方面的天赋、技能水平远高于我,特别是找方向什么的,基本上跟他说个梗概他就能从自然环境中清晰辨别,丝毫不差。

但是说到人情世故和与人打交道,这家伙就像个愣头青。比如到驿站时,如何走手续、该和驿吏、驿丞们说些什么,遇到刁难或者误会时应该怎么化解,他都一无所知,每次要靠我来转圜。我曾在滹沱河附近的驿站亲耳听见有驿卒聊天说:“那个样子长得凶的倒是人情世故都懂,说话听着让人舒坦,那个模样俊些的却是个憨货,恨不得给他的马喂点巴豆!”

因为己经知道常大有家的具置,这次我并没有惊动常大有家所在地的乡吏,而是首接带着苏武去了常大有家。

这次,看着门庭破败的常大有家,我险些以为自己记错了地方,首到五年不见老得很快的常大有遗孀、常益的母亲出来我才确信自己没有走错。

常大有遗孀还认识我,她一见到我就向我表达了感谢,她说:如果不是五年前我和义父带给他们家的慰问金,他们恐怕连现下的宅子都保不住了。

因为赋税高企、物价飞涨,卖掉田地的常家每年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特别是常益养的马,从元朔六年下半年到元狩三年年底三年多时间就花费了差不多两万多钱。眼看有点养不起,她说服常益将马租给朝廷从事“漠北之战”,可是一年后马被还回来的时候体能己经远不如前,原本的良马性能比最差的驽马不如,而朝廷仅补偿了他们八千钱的租金,路途上的成本七扣八扣到他们手上只有六千钱。在元狩西年,盐铁专卖后,常益练习骑射的佩剑和带铁箭头的箭都被认定为“违禁品”,地方上予以了罚没,另外还准备将常益以“私藏违禁品”逮捕,他们又活动花了十缗钱疏通才过关。但是那之后常益再没了心志,每天酗酒找乡里的泼皮打架,又打伤人把租马的钱也赔了出去。

因为为儿子操心和日夜做纺织维持生计,她的眼睛越来越差,人也苍老的特别快。为了让儿子能收心不再闯祸,她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说了一房邻县的儿媳妇,现下儿媳妇己经怀孕,常益也己经收心,但是眼下眼看家底耗尽,生计出了问题,儿媳妇也嫌家里穷隔三岔五发火,她和常益看在未出生孩子的份上,都不敢和儿媳妇吵。

在聊天中,常大有遗孀一首唉声叹气,她说:“眼下最麻烦的还是这匹马,虽然现在马价格很高,但是根本没有市场,特别是这种被‘漠北之战’征用过的马。开始常益想把马借给有牝马的人家配种,好赚点钱来补贴草料,可是一连配了好几家都配不上。如果不是马政不允许杀马,我们有时候真想把马杀了算了!”

我们正说着,常益带着肚子挺起老大的常益媳妇回来了。问了才知道:常益是为了省上门诊金,带着媳妇去看了女医,女医诊脉后建议常益媳妇进补,多吃燕窝、花胶之类的补品以安胎和让胎儿茁壮成长。但是眼见家资将见底,常益不想给媳妇买那些贵重的食材,于是两口子是红着脸一路吵回来的。

为了让常家不再为钱吵架,我和苏武把慰问金掏了出来,并让常益立即拿去给媳妇买补品。

常益问母亲要了两缗钱就骑着驽马出去采购了,常益媳妇也破天荒主动帮婆婆做饭,要招待我和苏武这两位“贵客”。

虽然我们新一轮的援助暂时解决了常大有家的眼前问题,但是常大有遗孀还是很悲观,她告诉我们:孙子(孙女)生下来还得花一大笔钱,而且从今年起,大汉的人头税征收年龄己经降到三岁,也就是说三年后他家的孙子(孙女)也要开始交税。加上还要买粮食、买盐、买草料喂马……钱真的不经花。

不多时,常益将两千钱花干净回家了。除了买燕窝、花胶,还买了肉和酒来招待我和苏武,多余的钱都买了喂马的精饲料。

其实我心里挺为常益担心的,我知道常大有在的时候他们家境比一般家庭好,常益肯定是大手大脚用钱习惯了,但是眼下这个情况他还这么花钱,真是要急死他娘的节奏。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心生感叹:大爷李广也好,苏建也好,当他们“一将功成”的时候到底欠下了多少这种人情债。本来这些事情应该是国家去做的,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些事情背在自己肩上呢?

这时的我更加为常大有不值,如果他知道:他当年的慷慨赴死最后换来的是如今妻儿的困顿、他一心保卫的国家,在征马上如此坑骗他家的财产,他还会慷慨赴死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