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几千条评论挤了进来。
次日,被流量震惊的欧阳决定趁热打铁。
他不仅剪辑了杜康,还把自己在D3集锦也剪了出来,一起发在了国内论坛。
而且很鸡贼的。
他在杜康的介绍里一再强调这是NCAA最高水平的联盟比赛,其中表现好的球员基本上都会进入NBA。
然后把自己的视频跟杜康的视频发在了同一个贴子里——加州理工的级别和联盟被他刻意隐藏掉了。
他自己集锦中各种花哨的突破,上篮,以及各种不看人传球和花哨的背传再一次引爆了国内的互联网。
至此,国内的球迷才意识到,除了G。P之外,还有两个华人球员在美国大学联赛打球。
而且打的很不错。
自然而然的,开始有球迷科普美国大学NCAA的信息。
在欧阳的小号误导之下,很多人把加州理工也误认成了D1级别的球队。
开始有人询问杜康和欧阳回国打球的可能性。
那时的互联网审核机制还很开放,捂嘴没有那么严重。
很多人把矛头指向篮协,质问为什么没有把这些在美国打球的球员吸纳进国家队。
。。。。。。
11月下旬的某一天。
北西环体育馆路路口,国家体育总局办公楼。
三层南侧会议室,知名篮球媒体人马健正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认真地翻阅着。
他曾经打过NCAA,但后来因为理念不合一度与体制内篮球单位“决裂”。
被贴上“留美选手”、“体制外运动员”的标签。
所以收到会议邀请时,他很意外。
这次会议的级别极高。
参加人要提前交手机入袋,桌上放有三份机密资料封袋,会议全程无录音录像。”
在座的参会人员他大多不认识,但主持会议的人他很熟悉——
中国篮协副主席兼国家队总教练组组长,李元伟。
“最近有几个在美国打球的孩子呼声很大,咱们关注也有一段时间了,也尝试接触过。”
“上级领导也看到一些网民的呼声,啊,建议我们这个,开个会研讨研讨下一步的策略。”
“大家畅所欲言。”
李元伟说完,对在座所有其他成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