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古代神捕类 > 第9章 审疑犯破心防(第1页)

第9章 审疑犯破心防(第1页)

午后,县衙内的诡异气氛并未因赵雄的严令而消散,反而像潮湿角落里的苔藓,悄无声息地蔓延。衙役们彼此交换眼神时都带着几分谨慎和猜疑。

郑龙那边很快有了回报。他排查了衙门内所有人员近几日的行踪,尤其是与那哼唱童谣的年轻衙役有过接触的人,结果却令人失望——并无任何可疑的外来接触。那年轻衙役自己也坚称,就是莫名其妙脑子里一首盘旋那调子,绝非有意为之。

这结果让郑龙更加烦躁,也让吴文眉头锁得更紧。童谣的传播方式,越发显得邪门。

赵雄却显得异常冷静。他再次将自己关进刑房,面前摊开着康元十七年的旧卷宗、吴文最新的勘查记录,以及那几样微小的证物。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旧卷宗上记录的人名——当年悦来客栈的掌柜、伙计、入住的其他旅客、以及本地一些曾被询问过的居民。大部分名字后面都标注着“己故”、“迁离”、“无从查找”。

但他的目光,在其中一两个名字上略有停顿。这些人当年提供证词时或许并无破绽,但时隔十五年,心境、处境早己变化。若是知情人,漫长的岁月足以消磨其意志,或是滋生新的恐惧。

更重要的是那首童谣。它选择在此时出现,绝不仅仅是为了复述旧案。它更像是一种刺激,一种对特定知情人的心理拷问。

谁会因为这首童谣而寝食难安?谁会害怕埋藏了十五年的秘密被重新揭开?

赵雄闭上眼,高逸的刑侦经验和犯罪心理学知识在他脑中飞速整合。他在脑海中构建著嫌疑人的侧写:了解旧案细节,可能与女童有过接触,有某种理由保持沉默至今,心理防线在童谣的持续刺激下可能出现裂痕,近期行为或许有异常…

忽然,他睁开眼,手指重重地点在卷宗的一个名字上。

“吴文!”他朝门外喊道。

吴文应声而入。

“你立刻去查两个人。”赵雄说出两个名字,“重点是查他们最近半个月的行踪,有无异常举动,特别是…是否频繁接触孩童,或者有无表现出焦虑、失眠等迹象。暗中进行,不要打草惊蛇。”

吴文眼神一凛,立刻领命:“是!”

调查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不到一个时辰,吴文就带回了一条关键信息:两人中其中一人,当年客栈的一名负责杂役、声称案发时在厨房干活的老仆,如今仍在平安县,以打更兼收夜香为生。据其邻居反映,近几日这位更夫老王头行为怪异,时常半夜惊醒,白天也精神恍惚,有孩童在他门口唱那童谣时,他曾惊慌失措地冲出驱赶,嘴里还嘟囔着“别唱了…造孽啊…”之类的话。

“带他回来。”赵雄下令,语气不容置疑,“客气点,就说协助询问旧事。”

更夫老王头被“请”到县衙时,面色蜡黄,眼神躲闪,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整个人如同惊弓之鸟。他被带进刑房,看到端坐案后的赵雄和一旁记录的吴文,腿肚子就开始打颤。

赵雄并没有急于逼问,而是让人给他倒了碗水,语气平和地询问了一些关于当年悦来客栈的琐事,以及案发那几日的人员往来。

老王头起初还强作镇定,回答得磕磕巴巴,但尚能自圆其说。

然而,赵雄的问话技巧高超,看似闲聊,实则步步为营,不断将话题引向案发当晚的细节,并刻意地、反复地、用极其平淡的语气提及那首童谣里的关键词。

“…听说那女娃子,最喜欢在河边那几棵柳树下玩?”

“…金镯子,银簪子,小孩子戴着,确实显眼…”

“…河边晚上风大,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咕噜噜滚下来…”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小锤,轻轻敲击在老王头早己脆弱不堪的神经上。他的冷汗越来越多,呼吸逐渐急促,眼神里的恐惧几乎要溢出来。

吴文在一旁冷静记录,心中却对赵雄精准的心理攻势感到钦佩。他注意到,赵雄的某些问话方式和角度,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极度老练而高效的风格,与平日里赵雄的风格略有微妙差异,却又说不出具体不同。

就在赵雄又一次貌似无意地哼起那句“不如一颗石子子,咕噜噜滚下来”的调子时——

老王头彻底崩溃了。

他“噗通”一声从凳子上滑跪在地,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官爷!饶命啊!我说!我全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