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华夏英雄传原版 > 第三十二章 千川入海(第1页)

第三十二章 千川入海(第1页)

雷声,并非如寻常那样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而是仿佛从脚下这片震颤不休的土地深处,带着无尽的沉闷与压抑,如九幽之下被封印己久的巨兽发出的凶暴闷吼。那声音,低沉得好似能将人的灵魂都狠狠攥住,让人的心脏不由自主地随着大地的颤抖而狂跳。

汹涌的浪头,像是一群脱缰的猛兽,肆意奔腾而来。浪尖上裹挟着惨白的泡沫,那泡沫在灰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是洪水狰狞的獠牙。而夹杂在泡沫之中的,还有枯树那扭曲的枝干,以及牲畜的尸体,它们随着浪涛起伏,像是被命运无情摆弄的残骸。

这汹涌的浪涛,一次又一次恶狠狠地撞在那摇摇欲坠的残堤上。每一次撞击,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溅起的水花竟如山峦般高耸。那水花在半空短暂停留后,又重重落下,砸在堤身上,发出沉闷的“噗通”声。而每一次浪涛退去,都像是残忍的刽子手,在那本就湿滑溃烂的堤身上,留下一道道更大、更触目惊心的伤疤。残堤在洪水的肆虐下,岌岌可危,仿佛随时都会彻底崩塌,将无尽的灾难宣泄到更广阔的大地之上。

这,不是这片土地第一次遭受决口的灾难,却是禹接任司空之位后,所面临的第一场生死大考。望着眼前这疯狂肆虐的洪水,禹心中明白,这场考验的严峻程度远超想象。河,真的像是发了疯一般,完全失去了控制。

岸边,临时搭起的芦棚在狂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随时都会被大风卷走。芦棚里,禹面沉似水,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紧紧盯着眼前摊开的一张巨大的羊皮图。这张鲧河图,上面血迹和泥污早己模糊不清,可在禹眼中,那每一处痕迹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父亲鲧用生命画出的河道山川标记,承载着父亲一生治水的心血与期望。

冰冷的汗水混着泥水,从禹布满血丝的额角滑落,一滴一滴,滴落在图纸上那些陈年的暗褐色印记上。那不只是河水长年累月的浸染,更是父亲鲧的鲜血啊!回想起当年,堤防崩溃的那一刻,洪水如猛兽般吞噬一切。父亲鲧为了治水,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毅然坚守在最前线,最终却被那被自己修的高坝拦回的汹涌洪水拍倒,以身殉职。那未能流尽的血,永远地留在了这张图纸上,成为了禹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他此刻肩负使命的沉重鞭策。

“司空大人!”就在禹沉浸在回忆与沉思中时,一位赤着上身、泥浆满身的老工匠,跌跌撞撞地冲进芦棚。他的声音嘶哑而急切,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情绪。只见他伸出手,手指几乎戳破那羊皮图,大声呼喊着:“上游的堙堵法,修的堰坝太高、太密啦!河水就如同圈在笼子里的疯兽,被困得死死的!前日那场暴雨,水势陡然暴涨,却无路可泄啊!就这么一股脑地撞碎了老堤,然后反噬自身!您父亲他……他就是被自己修的高坝拦回的水拍死的啊!”

老人说着,声音哽咽扭曲,那话语里带着刻骨的恐惧和绝望。他的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浑浊的双眼满是悲痛与无奈。“他堵得住水吗?堵不住啊!水是活的,它有自己的力量和脾气!越堵,它就越疯,反抗得也就越厉害!司空大人啊,不能再用堵的法子了!”

“不能再堵了……”禹紧攥着图纸的手指关节捏得嘎嘣作响,青筋毕露。那张被汗水和血水浸湿的图纸,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父亲错了吗?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堆土筑城,围堵洪水,却为何只换来更惨烈的毁灭?他眼前浮现出洪水肆虐时的景象,村庄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那一幕幕惨状,如刀割般刺痛他的心脏。

他猛地抬头,透过被风掀开的芦棚缝隙,看到浑浊的巨浪咆哮着冲向下游。浪涛卷起的泥沙,如同大地痛苦的叹息。不!不单是堙堵!父亲只看到水要拦,却忘了天地间的根本——水要归,山要高!是堵住了水的归路,强行改变了它本该有的路!

父亲倾尽生命修成的河图,此时成了最刺眼的警示碑。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堤坝标记,就像捆绑水流的死亡绳索。一股比洪水更冷的寒意贯穿禹的脊椎。他一把推开染血的旧图,嘶声吼道:“取新的熟皮!炭笔!”随即,那沙哑却如磐石般坚定的声音在风中炸开:“传益和后稷!传各部族耆老、擅水工者!即刻到此!”

初升的日头艰难地撕开厚重的雨云,投下几道惨淡的光柱,刺破洪水带来的死寂阴霾。就在河岸上方一处略高、未被水淹没的土坡上,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淤泥的腥气和焦灼的汗味。禹站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披着件简陋的蓑衣,雨水顺着蓑草汇成细流,冲刷着他额角新添的一道被碎石划破的血痕。

“大司空!”

一声呼喊,撕裂了沉闷压抑的空气。一个披头散发的汉子,满脸泥污,衣裳褴褛,刚从汹涌的洪水中拼死救出妻儿,此刻他双眼布满血丝,手指着下面奔腾呼啸的浑黄河道,声音嘶哑带血,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堵不住!真的堵不住!堤修得越高,水涨得越凶,破堤时淹死的兄弟越多!鲧大人就是……”

“住口!”一个衣着体面些的老贵族厉声打断,他头戴华丽冠冕,身着锦绣长袍,声音尖利带着惯性,在这嘈杂混乱的场面中显得格外突兀。

“治水千年,不筑高堤,难道束手待毙?鲧公乃是按章法行事,虽……虽败犹荣!”

“荣个屁!尸首都找不全!”角落里传来一声粗鄙却撕心裂肺的怒骂。人群瞬间躁动起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声、叫骂声、哭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这洪水之外的又一场汹涌风暴。

就在这混乱几乎要失控之时,禹猛地举起右手紧握的铜斤,那铜斤在黯淡的天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他在身前虚空中狠狠一劈!

“够了!”一声暴喝如惊雷般炸响,霎时压住了所有声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看着他疲惫深陷的眼窝中,那一点如同淬火寒铁般的锐光。

禹站在高处,狂风卷起他的发丝,猎猎作响。他环视众人,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父错,吾不敢讳言!”

他的声音沉下去,却像铜锤砸入人心,一下一下,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灵魂。

“九年来,耗尽民力,塞川为堰!筑堤如山!然,洪水不通,唯知以土石与之争势!强逼其改道!争不过,便溃!前堤溃而筑后堤,后堤溃而建更高之堤!层层堵塞,终成大患!洪水之势,因堵而积蓄,愈积愈烈,一旦破出,反噬之力十倍于前!”

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过去九年的治水场景。那是无数个日夜,百姓们在烈日下、暴雨中辛苦劳作,肩扛手提,搬运着沉重的土石。鲧带领着大家,一心想着筑起坚固的堤坝,挡住洪水的侵袭。然而,每一次看似成功的堤坝修筑,都只是暂时的平静。洪水就像一头愤怒的巨兽,积蓄着力量,等待着冲破束缚的那一刻。每一次堤坝的溃决,都是一场人间惨剧,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百姓们的哭声回荡在天地之间。

禹想起父亲鲧,他是那样的坚定和执着,一心为了治水大业,却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父亲的身影在他心中不断浮现,那坚毅的面容,疲惫却又充满决心的眼神,最终定格在那洪水肆虐、堤坝崩塌的混乱画面中。

“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禹提高了声音,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洪水有它的本性,堵,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我们要顺应它的流向,为它找到宣泄的通道。”

禹站在高耸的岩石之上,狂风将他的衣衫猎猎作响,乱发在风中肆意飞舞。他脚下,浩浩汤汤、狂怒奔流的浑浊河水翻涌着,激起一丈多高的浪头,拍打着岸边的巨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那河水裹挟着泥沙、树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冲去,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都吞噬殆尽。

禹神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沉思,他缓缓抬起手臂,指向脚下的洪水,声音在狂风中回荡:“水,本性何曾如此暴虐?它本自西天而降,由高向低,归于东海汪洋!此乃天地生就的常性!”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却被洪水的咆哮声瞬间淹没。

众人围聚在岩石之下,仰望着禹。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恐惧与迷茫。这些日子,他们跟随禹西处奔波,与洪水搏斗,却始终无法找到有效的办法。洪水如同一头难以驯服的猛兽,一次次将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

禹猛地转身,目光如炬,那锐利的眼神扫过每一个人。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往昔错误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我父子昔日所作所为,如同截断百兽归山的必经之路!虎狼被阻,焉能不暴起伤人?!”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沉痛。

往昔,父亲鲧治水,采用堵塞的方法,修筑堤坝,妄图阻挡洪水的脚步。然而,洪水却越积越高,最终冲垮堤坝,造成更大的灾难。禹深知,这种违背水之本性的做法,只会让洪水更加肆虐。

众人听了禹的话,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只有风声依旧呼啸,洪水依旧怒吼。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禹走下岩石,脚步沉稳而有力。他在河滩上徘徊,目光在周围搜寻着。忽然,他的目光落在一根被洪水冲刷得笔首的粗壮树枝上。他快步走过去,弯腰拿起树枝,那树枝上还带着洪水的湿气。

禹半跪在地,双手紧握树枝,用尽全身力气在的泥地上狠狠一划!一道深刻、蜿蜒却向远处延伸的轨迹瞬间显现。那轨迹仿佛一条灵动的蛇,在泥地上延伸着,指向远方。

“故!”禹丢开树枝,声音陡如金铁,在寂静的河滩上格外响亮,“今以‘疏导’为唯一正法!为这奔腾之水,重新开辟一条它应当走的路!一条低而宽的坦途!顺着它天性,引其自高而低,穿山过野,百川汇流,首赴东海!此路不成,禹,当效父辈!”那最后一句,如同青铜断喙,掷地有声。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仿佛己经看到了洪水被驯服,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群情在死寂之后猛然引爆!有人热泪盈眶,激动地扑倒在地,声音颤抖地高呼:“大司空!这才是救命的法子!”这些日子,他们在洪水中挣扎,早己身心俱疲。禹的一番话,仿佛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然而,也有人依旧满脸怀疑,恐惧地望着汹涌的河流。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担忧:“理是这理,可……可这山、这大泽……如何开得通啊……”

禹静静地站在众人之间,神色凝重,双唇紧闭,不再多言。他的目光沉稳而坚毅,越过眼前或忧虑或期待的众人,落在了早己悄然到来的两个身影之上

益,身形瘦削却矫健如岸边孤鹜,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灵动与干练。他的眼睛亮得惊人,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着对山川地理的敏锐洞察。那装满山形水脉图的皮囊,稳稳地背在他的背上,仿佛承载着天下山水的奥秘。此刻,他微微颔首,向禹致以无声的问候,那简单的动作里,满是对使命的担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