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华夏英雄原唱 > 第十四章 阪泉之战(第2页)

第十四章 阪泉之战(第2页)

罴部战士则灵活敏捷,身形如燕。他们善使弓箭,箭术高超,能在百步之外射中目标的要害。他们的眼神中透着狡黠与灵动,仿佛随时都能给敌人致命一击。

貔部战士勇猛无畏,个个犹如猛虎下山。他们专攻冲锋,一旦发起攻击,便如汹涌的潮水般势不可挡,让敌人闻风丧胆。

貅部战士沉稳如山,擅长防守。他们的阵形严密,犹如铜墙铁壁,任何敌人的进攻在他们面前都难以突破。

貙部战士神秘莫测,多是斥候探马。他们行动敏捷,善于隐藏身形,总能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获取重要情报,为部落的决策提供关键信息。

虎部战士凶悍无比,近战无敌。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利刃,吼声震天,在战场上如鬼魅般穿梭,给敌人带来无尽的恐惧。

“变阵!”轩辕令旗一挥,声音响彻整个训练场。

一千八百名战士闻令而动,如流水般迅速重组。盾牌在前,紧密排列,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长矛自盾牌的缝隙中突出,闪烁着寒光,仿佛一片钢铁丛林;弓箭手隐于其后,搭弓上箭,随时准备给予敌人远距离打击。这是针对骑兵的防御阵型,在那个骑兵横行的时代,这样的阵型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然而,轩辕心里明白,仅靠防守是赢不了榆罔的。榆罔部落兵强马壮,骑兵更是其王牌力量,若只是被动防守,迟早会被敌人找到破绽,陷入绝境。他的目光望向远方,心中思索着破敌之策。此时,战车上的青铜长矛在阳光下闪耀,似乎在为这场未知的战争发出无声的呐喊,而轩辕也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部落赢得这场生死之战,书写属于轩辕部落的辉煌篇章。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工匠区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赤冀和工匠们日夜赶工,终于在第五日,二十辆战车全部完工。这些战车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属与木头混合的光泽,显得格外威武。

而马匹的训练也有了一些进展。虽然还不能做到完全听从指挥,但在驯马人的努力下,大部分马匹己经能够适应辕杆的牵引,在简单的指令下拉动战车前行。轩辕知道,这己经是目前能达到的最好状态了,他只能寄希望于在战场上,这些战车和训练有素的战士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

决战的日子终于来临。轩辕带领着六部联军和盟友,浩浩荡荡地向战场进发。一路上,战士们士气高昂,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首领的信任。

当双方军队在战场上对峙时,榆罔的骑兵如黑色的潮水般涌动,他们的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榆罔站在阵前,一脸不屑地看着轩辕的部队,他坚信自己的骑兵能够轻易冲垮对方的防线。

“进攻!”榆罔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轩辕部落的阵营。

轩辕冷静地看着敌人的冲锋,他手中的令旗一挥:“坚守阵型!”六部联军迅速稳住阵脚,盾牌手紧紧靠在一起,长矛如刺猬般竖起,弓箭手则拉满弓弦,严阵以待。

骑兵们冲到近前,却被坚固的盾牌阵和锋利的长矛挡住了去路。他们试图突破防线,但一次次的冲击都被联军顽强地抵挡了回来。与此同时,轩辕看准时机,大喊一声:“车兵队,出列!”

二十辆战车如黑色的巨兽,隆隆驶来,车轮滚滚,碾碎了地面的黄土。每辆战车上,三名勇士身姿挺拔。御者双手紧握缰绳,目光专注,仿佛能洞察马匹的每一丝情绪;矛手高擎长戈,戈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似要将一切敌人刺穿;射手挽弓搭箭,弓弦紧绷,透着随时爆发的力量。拉车的马匹,虽初次经历战阵,眼中透着些许不安与惶恐,但在驭手的轻声安抚与有力指挥下,己能勉强听从号令,蹄子不安地刨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似乎在积蓄着即将爆发的能量。

“风后。”轩辕身姿伟岸,一袭黑色披风随风猎猎作响,他转身面向身旁的老军师,目光坚定而深邃。“你带貙部先行一步,务必探明阪泉的地形和炎帝的军情。此乃重中之重,我们的胜负很大程度就取决于你这一探。”风后,这位智慧如渊的老者,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沉稳与决然:“老朽今夜就出发,定不辱使命。”

出征的前夜,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舞动,宛如一场无声的梦境。轩辕的妻子嫘祖,迈着轻盈的步伐,手中捧着一件崭新的丝质战袍,缓缓走向丈夫。这件战袍,是她心血的结晶,由她亲手培育的春蚕吐出的丝精心织就。蚕丝轻柔如雾,却坚韧异常,在烛光下闪烁着柔和而迷人的光泽。

“听说榆罔有九尺高,力大无穷,能徒手搏熊?”嫘祖的声音微微颤抖,她轻轻为轩辕披上战袍,手指在系紧束带时,微微有些颤抖。担忧与牵挂,如同丝线一般,缠绕在她的心间。轩辕握住她的双手,那双手宽厚而温暖,传递着无尽的力量与安慰:“传言罢了。不过此战确实凶险万分,若我……”“没有若。”嫘祖突然打断他的话,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她拿起一枚温润的玉坠,轻轻挂在轩辕的颈间,玉坠与战袍相互映衬,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我和孩子等你回来,你一定会平安归来的。”她的话语虽然轻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夜,静谧而深沉。风后带着貙部的勇士们,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之中。他们的身影融入黑暗,如同鱼儿游入大海,悄然无声却又充满了使命感。

阪泉平原,广袤无垠,宛如一片浩瀚的黄色海洋。秋风呼啸而过,卷起漫天的黄沙,如同汹涌的波涛,迷得人睁不开眼。轩辕站在临时搭建的瞭望台上,身形挺拔,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他凝视着地平线上逐渐清晰的敌军阵营,目光冷峻而犀利。

力牧手持铜制“望远镜”——这是轩辕用两块珍贵的透明水晶精心磨制而成的稀罕物,放下“望远镜”后,面色凝重地说道:“至少三千人,骑兵占半数以上。他们的骑兵在平原上机动性极强,我们不可小觑。”风后咳嗽着,脚步略显蹒跚地爬上木台。他的脸上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但眼神依然敏锐。“炎帝昨夜举行了盛大的火祭,杀白马九匹,以祭天地神灵,鼓舞士气。斥候还探得,他们有一种新武器——青铜长戈,那青铜铸就的长戈,比我们的石斧锋利得多,杀伤力极大。”

轩辕眉头紧锁,犹如两座高耸的山峰紧紧皱在一起。敌众我寡,且对方装备精良,这场战争的局势可谓是危机西伏,困难重重。然而,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退缩与畏惧,反而燃烧着坚定的斗志与决心。“按第二方案准备。”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穿透了呼啸的风声,传达到每一个战士的耳中。“明日我先率五百人诱敌。我要亲自引他们上钩,然后我们再依计行事,将他们一举击破。”

黎明前的黑暗如一块沉重的幕布,沉甸甸地压在涿鹿大地之上。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影影绰绰,仿佛潜伏着未知的巨兽。轩辕静静地伫立在营帐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炎帝营地的方向,那里有几点稀疏的火光在摇曳,宛如幽冥鬼火。

身旁,熊部和虎部的勇士们早己披挂整齐,手中的武器在黯淡的星光下隐隐泛着寒光。他们神情肃穆,等待着轩辕下达出击的命令。轩辕深吸一口气,低沉而有力地喊道:“出发!”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熊、虎两部如同两条蛰伏己久的巨蟒,悄无声息地向着炎帝营地游动。待接近营地时,他们突然大张旗鼓起来,战鼓被擂得震天响,呐喊声如滚滚惊雷,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

炎帝营中,榆罔正在营帐内小憩,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惊醒。他匆忙披衣而出,听着外面的喧嚣,脸色阴沉。手下大将祝融大步流星地赶来,瓮声瓮气地请战:“大王,末将愿率骑兵迎战,定将那轩辕小儿杀个片甲不留!”榆罔略一思索,点头道:“好,你速去,莫要让他们小瞧了我炎帝部落!”

祝融得令,翻身上马,率千骑如狂风般卷出营地。两军在平原中央相遇,晨曦微露,将战场染成一片朦胧的灰白色。祝融身形高大,满脸刺青,宛如从地狱爬出的恶鬼。他手中挥舞着足有常人高的青铜长戈,那长戈在微光中闪烁着冰冷的杀意。

“杀!”祝融怒吼一声,根本不讲阵型,一马当先,率骑兵向着轩辕部队猛冲过去。马蹄踏得地面尘土飞扬,如黑色的潮水般涌来。

“盾阵!”轩辕镇定自若,高声呼喊。熊部战士训练有素,立刻整齐地蹲伏下来,手中巨盾紧密相连,瞬间形成一道坚固的木墙。阳光洒在盾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虎部战士则从盾隙中小心翼翼地刺出长矛,矛头闪烁着寒芒,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信子。

炎帝骑兵的第一波冲锋如撞上了礁石的海浪,被硬生生挡住。几匹战马躲避不及,被锋利的长矛刺中,发出惨嘶,轰然倒地,马背上的骑手也随之跌落,在地上痛苦地挣扎。一时间,人喊马嘶,鲜血开始在这片平原上蔓延。

“变阵!圆翼!”轩辕看准时机,再次发令。只见盾墙突然分开,虎部战士如猛虎出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两翼包抄过去。他们身姿矫健,手中的武器挥舞得虎虎生风。

祝融没料到轩辕部队如此轻易地化解了自己的冲锋,还迅速变阵反击。他心中暗惊,却也毫不畏惧,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试图稳住阵脚。然而,骑兵在混乱中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阵脚大乱。

正当轩辕准备下达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命令时,突然,地平线上烟尘大作。那烟尘如黑色的乌云,迅速向着战场压来。轩辕心中一紧,立刻明白:榆罔亲率主力杀到了。

“撤退!按计划行事!”轩辕当机立断,下达命令。他的部队佯装慌乱,纷纷转身向着预定的山谷“溃逃”。逃跑过程中,故意丢弃了不少武器、粮袋,制造出一副狼狈逃窜的假象。

炎帝军队见此情景,以为胜券在握,紧追不舍。祝融更是杀红了眼,一马当先冲在最前,口中咆哮着:“轩辕小儿!纳命来!”他挥舞着长戈,恨不得立刻将轩辕斩于马下。

就在祝融眼看就要追上轩辕之时,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利箭如闪电般破空而来。只听“嗖”的一声,那利箭正中祝融右臂。“啊——”祝融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整个人从马背上重重地跌落下来。他手中的长戈也“哐当”一声掉落在地,溅起一片尘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