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没跟他废话,当场给他流利地背了一遍,小看她,这点东西,还难不倒她堂堂一个研究生。
周大宝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服了吧没?你看,我也是今天听你们先生课,才学会的,只要用心背,哪儿有学不会的?以后娘也开始跟你们一块学习!开始吧,别浪费时间!别逼我搬出你爹!”
沈青又拉出大佬溜溜,实在是周大宝这小子,确实难管得很,一点不怕她,倒是对他爹怕得很!只能先搬出来他爹压他。
周大宝撇了撇嘴,沉默了许久,还是不情不愿地开口读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
遇到卡壳读不出来的,沈青便轻轻提示他,一遍又一遍,一个时辰过去了,周大宝终于磕磕绊绊地把十句《三字经》完整背了下来。
沈青伸手摸了摸他的后脑勺,语气软了些,“这就对了嘛!只你脑子灵光着呢,只要肯用心,哪能比你弟弟妹妹差?”
“你是当哥哥的,得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才是。要有个当大哥的样儿!”
他一见背了下来,就就想着溜,手刚碰到门帘,就被沈青一把拉了回来,“急啥?把字也写完再走!先生的作业也得完成!”沈青板着脸说道。
周大宝自知反抗无效,耷拉着肩膀坐回椅子上,抓起毛笔就想往纸上划。
沈青看了直皱眉,揉了揉发紧的太阳穴,威胁道:“周大宝,你知道规矩的,要是想重来,我有的是时间耗,你要是现在不好好写,回头还得重写,你自己掂量着办!”
这话管用,周大宝嘴撅起,能挂一油葫芦,手里的毛笔却不自觉放慢了速度,一笔一划地写着,生怕写错了又得返工!
屋外夜风轻轻吹过,带来远处桂花淡淡的香气,屋内,烛光摇曳,一大一小两个影子投在土墙上,忽长忽短的。
打这天起,正式开启了为期半个月的苦逼的补课计划,五个娃娃被迫“卷”起来!
先前他们哪过过这日子?想睡就睡到大晌午,想玩就漫山遍野掏鸟蛋、摸鱼虾。
如今倒好,从天亮到天黑,不是抱着《三字经》背得头大,就是握着毛笔写得手酸,这半个月的日子简直就像掉进了苦海。
五个娃娃叫苦不迭,哭闹了好几次,可是在沈青的威逼利诱下,好好学就给加块肉,偷懒耍滑就罚啃干饼子,实在闹得凶了,就提一嘴“你爹要是知道……”,几个娃立马就蔫了,只能乖乖坐回桌前。
沈青这边也没闲着,拼了命地做好后勤工作,不仅要保障每天的吃喝拉撒,晚上还得严格检查每个崽崽的学习情况。
这半个月里,天天都有娃完不成任务:今儿是周大宝背书卡壳,沈青得陪着他一句句顺;明儿是三宝把“礼”字写成了“示”,又得重新描红十遍。
她几乎天天熬到三更天,才能上床睡觉,眼圈也熬黑了。每日都有不同的小崽子完不成任务,沈青只好陪着他们一个一个地过关,也是累得够呛!
她真的有点感觉回到了高考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冲刺学习的生活,又累又充实!
人有了事做,日子就跟飞似的,转眼间,这熬人的半个月竟就过去了。
可算熬到头了,沈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这些小崽子一点点进步,她心里还是挺欣慰的。
原先定的任务都完成了,每个娃都能把《三字经》背得溜熟,前一百个《三字经》大字也能有模有样,规规整整地写出来。
就连最抵触的大宝也跟上大家伙的节奏,虽然一开始总是背书磨磨蹭蹭,写字跟爬虫子似的,还是沈青天天盯着,也慢地赶了上来,字写得也端正了许多,背书也不再磕磕绊绊。
最让沈青感到吃惊的是,二宝和小宝,看得出来,两人的脑子瓜子灵光,记忆力很强,学东西特别快,背东西也是一次就过。
二宝做事本来就讲究,只要沉下心,做啥都有模有样,就说写的字,几个孩子中最工整干净,有股学习的灵巧劲,是块可造的料。
小宝的性子还看不出来,虽然记忆力不错,但是想要长远学习,以后考功名之类的,最重要的还需要有韧性。
可沈青不敢对他抱太多指望,怕是出现“伤仲永”,小时候机灵,长大了反倒没了后劲,只能先顺其自然!
三宝是脑子瓜子也灵活,但是人没个定性,坐一会儿就想溜,这孩子怕是不是考功名的料,只能盼着在学堂多熏陶些日子,能收收心就好。
四丫虽学东西慢些,但胜在踏实努力,每日也不叫苦,每天先生讲课,认认真真听课,下课也踏踏实实完成先生留下的作业。
她对四丫没太高的要求,不求她考功名,只求她能认些字、读些书,明白些道理,往后自己能做主。
总算没有辜负老母亲的一番苦心!
明个就是白鹿书院测考的日子,这可是几个崽子第一次正式测考,成与不成,全在明天了,虽说不是她上考场,可心里头总揪着,跟揣了只兔子似的,慌慌的。
最后一个晚上,陪着每个孩子复习了一遍,就早早安排每个孩子上床睡觉了,盼着明天有个好精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