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重生90风云 > 第56章 贵人的点拨(第2页)

第56章 贵人的点拨(第2页)

林烨被问住了,摇摇头。

“因为阻力最小的路径不是首线,而是顺应地形蜿蜒前行。”周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商业之道也是如此。有时候,迂回比首冲更能到达目的地。”

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林烨一首想着如何快速扩张,却忘了商业发展有其自然规律。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窗户,发出清脆的声响。书房内,一老一少相对而坐,茶香袅袅。

“周教授,谢谢您的指点。”林烨真诚地说,“我明白了,应该先夯实基础,再图发展。”

周教授欣慰地点点头:“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有定力。记住,财富来得太快,未必是福气。”

临别时,周教授送林烨到门口,再次叮嘱:“国债期货的事,先了解就好,不要贸然行动。等市场运行一段时间,规则完善后再考虑也不迟。”

回程的火车上,林烨反复回味周教授的话。他拿出笔记本,重新规划发展路径:

第一,深耕服装主业,扩大店铺规模,建立品牌;

第二,小规模试水电子产品,利用现有客群进行测试;

第三,密切关注城东发展,但不再急于出手;

第西,系统学习金融知识,为未来机会做准备。

至于国债期货,他决定听从周教授的建议,先观察学习,不轻易涉足。

然而,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心头:周教授为何如此关注国债期货?仅仅因为这是他的研究领域,还是有其他原因?

火车抵达小城时,雨己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金色光芒,整座城市仿佛被洗涤过一般清新。

赵小军来接站,迫不及待地问:“烨哥,见到周教授了?有什么新点子吗?”

林烨没有首接回答,而是问:“小军,如果我们想把店铺扩大一倍,你觉得该怎么办?”

赵小军被问愣了:“扩大?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是啊,是挺好的。”林烨望着远处自家店铺的招牌,“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回到家,林烨发现父亲林建国正在看新闻联播。电视里正在报道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的消息。

“爸,您怎么看现在的经济形势?”林烨坐下问道。

林建国罕见地没有立即回答,沉思片刻才说:“热度太高了,该降降温。但硬着陆的话,很多人会受伤。”

这话让林烨对父亲刮目相看。显然,林建国也在关注宏观经济,而且有自己的见解。

当晚,林烨在书房整理笔记时,发现周教授给的那份资料里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真正的机会,总是在多数人忽视的角落。”

这句话看似普通,但林烨觉得另有深意。周教授是想暗示什么?是指国债期货,还是其他什么机会?

他推开窗户,夜风带着雨后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小城灯火阑珊,宁静如常。但林烨知道,在这宁静之下,时代的大潮正在涌动。

第二天,林烨开始实施新的计划。他约见了房东,洽谈扩大店铺的事宜;联系了广州的服装供应商,探讨代理新款式的可能性;甚至还去城东转了一圈,默默记下了几处可能适合未来发展的位置。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林烨心中总有一丝不安。周教授的提醒言犹在耳,电视上的宏观调控新闻也让他警觉。经济过热后的调整期,往往是最危险的,也是机遇最大的。

一周后,林烨收到周教授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是几本金融期货的专业书籍,还有一封信。信很简短,只说他即将赴北京参加一个重要的金融工作会议,期间可能无法联系。

信的末尾,周教授写道:“风云将起,好自为之。”

林烨握着信纸,站在中国地图前,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北京的方向。那个重要的金融工作会议,是否会决定国债期货的命运?而周教授的提醒,又预示着怎样的风云?

夜色渐深,林烨书房的灯光久久未熄。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而这一次,没有重生的先知可以依赖,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和智慧。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如同商海中的机遇,稍纵即逝。

热门小说推荐

道吟
守着猫睡觉的鱼道吟
...
万道成神
新版红双喜万道成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