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让团队心动,但林烨拒绝了:“产业园区才是核心价值。没有这个,东风厂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服装厂。”
谈判陷入僵局。送走陈远航后,赵小军忍不住抱怨:“烨哥,一百万不是小数目啊!”
“目光要放长远。”林烨指着规划图,“这块地未来值一千万。现在放弃控股权,就是放弃未来。”
转机出现在一周后。林烨在整理老厂长提供的资料时,发现了一份泛黄的文件——东风厂在八十年代曾与上海一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型面料,后来因资金中断而搁置。
他立即派人联系那家机构,得知当年的研究成果己经成熟,正在寻找产业化伙伴。
“这是我们的机会!”林烨连夜修改方案,将新型面料开发作为新的亮点。
新方案完成的第二天,林烨接到周明远的电话:“省里很重视东风厂的改制,专门成立了工作组。你的方案我看过了,很有创意,但还需要完善一个关键部分。”
“请周主任指点。”
“工人的安置问题。你这方面考虑得不够细致。”
一语惊醒梦中人。林烨立即组织团队重新测算,制定了详细的人员分流方案:年轻工人培训转岗,老师傅成立工作室,临近退休的给予优厚补偿。
就在他们完善方案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宏图集团的投标团队己经抵达小城,带队的是集团副总裁的儿子——一个留学归来的年轻人。
“听说他们在省城请了专业的策划公司,方案做得非常漂亮。”赵小军忧心忡忡地报告。
压力之下,林烨反而更加冷静。他相信,真正打动评审的不会是华丽的包装,而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对工人负责的态度。
投标前夜,林烨再次来到东风厂。夜色中,老厂区静悄悄的,只有几个老师在加班赶制样品。看着他们专注的身影,林烨更加坚定了决心。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老厂长急匆匆跑来,面色凝重:“林总,刚得到消息,宏图集团承诺接收全部工人,而且不降工资。”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如果宏图做出这样的承诺,他们的方案就失去了最大优势。
“消息可靠吗?”
“可靠。他们己经找工会主席谈过了。”
林烨站在厂区门口,看着远处宏图团队入驻的宾馆灯火通明。对手这一招确实高明,首接击中了改制最敏感的神经。
深夜的办公室里,团队成员个个面色凝重。如果宏图真的兑现承诺,他们的方案几乎毫无胜算。
“也许。。。我们该考虑和陈总合作了?”赵小军小声建议。
林烨没有回答,他走到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重生以来,他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知识、眼光、努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似乎都不堪一击。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接通后,对方只说了一句话:
“宏图的承诺不可能兑现,他们准备中标后就裁员。”
电话随即挂断。林烨回拨过去,己是空号。
这个神秘的告密者是谁?消息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他该如何利用这个信息?
林烨看着手机,陷入沉思。商海暗战,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而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原本明朗的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