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推进得如此顺利,林彻的心头反而涌起隐隐的担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午餐时间,顾少青主动来叫林彻一起下楼吃饭,林彻开心地答应,美食从来就是融入团队的捷径。两人边走边聊,到了餐厅,见小宁早已在那里拿好桌子,笑意盈盈地等着她俩。
“来来来,两位,我来介绍一下,林彻,这是我的好姐姐顾少青,她比我还要早几年进富源,一直都很关照我!阿青姐,这是我的好友林彻,去年才相识,但是感觉已经认识一辈子了哈哈哈!”小宁故作老成的样子,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一聊之下,林彻才知道小宁和顾少青是在市政府一个大院里长大的老邻居,都是H市的红三代。她俩性情相投,只是顾少青比小宁年长几岁,又在总经办历练多年,显得沉稳内敛许多。
“阿青姐,今天宋铭哲对我还挺帮忙的,他这个人,信得过吗?”林彻见顾少青是小宁的好友,值得信任,便开门见山,向她请教自己心中的疑虑。
“董事长跟你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对待他。”顾少青的回答非常保守。
林彻回想起何爱华给她的指示是:“你在工作中需要和宋铭哲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后面还有一句:“但你要记住,你是直接接受我的领导。”
当时林彻觉得何爱华只是在强调林彻担任的是她的助理,此刻才回味过来,发现这个转折句,强调的是让她不必听宋铭哲的指挥,自然,更加不能对他推心置腹,甚至,还要对他多加防范。
小宁见林彻若有所思的样子,便索性把顾少青的意思说得更加直白:“这个宋铭哲,就是棵墙头草,最擅长见风使舵,之前蔡总一得势他就贴上去。现在看到势头不好,又想转回来。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顾少青微微蹙眉,打一个眼色,小宁做个鬼脸就乖乖地闭上嘴巴。顾少青转头对林彻说:“总之你要小心他,你俩的利益肯定是冲突的,他对你好,只是因为他暂时还动不了你。”
听到这话,林彻便明白过来,何爱华把她放进董办,是为了取代宋铭哲,所以她对宋哲明就是个威胁,他迟早是要对付她的,所以跟他打交道必须多留个心眼。
顾少青想了想,又问道:“今天宋铭哲让我发好多董办的资料给你,可是里面怎么却没有各位董事的情况介绍和会务安排详情?”
“因为他说我专注做专项提案研究就可以,不用负责行政事务。”林彻之前还为此庆幸不已。
顾少青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小宁看出玄机,着急地问:“这里是不是有什么陷阱,阿青姐,你赶紧教教林彻,可不要让她掉坑里!”
林彻也好奇地看向顾少青。
“你能不能小点声,总是这么毛躁!”顾少青白了小宁一眼,便对林彻说,“董事会的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对各位董事有所了解,他们的背景、职务、喜好、避讳,特别是相互关系,都会左右会议的讨论,甚至对会议的决议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林彻这才恍然大悟,她一心只想着要研究富源各家股东单位的背景以及股权变更历史,却忽略了要仔细研究当前董事会里各位董事的详细情况,这一点甚至更加重要,毕竟最终是他们要对她的提案进行表决!
顾少青继续说道:“会务安排也是一样,董事们的很多共识其实都不是在会议桌上达成的,也许是在高尔夫球场上,也许是在早餐厅里,很多看似无意的常规安排,背后都暗藏玄机,你不必具体去做,但是必须详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听到这里,林彻不由倒抽一口冷气,宋铭哲把她跟会务行政工作完全隔绝开,表面上看来是好意,实际上无异于让她闭门造车。
“阿青姐,今天宋铭哲还特意让我不用去管董事会常规报告,说都是由行政秘书按照固定模板汇总各部门数据而已,这里面也有什么玄机吗?”林彻想了想,发现这可能也是一个疑点。
顾少青听闻,不禁摇头道:“他可真是只老狐狸,每季度上报董事会的常规报告是反映公司最新业务经营情况的报告,除了数据,报告里面对数据的解读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报告第一页的内容提要,里面的措辞和基调,往往决定整个董事会讨论的走向。我看到每一次报告定稿时,董事长都要花很多时间对第一页的内容反复斟酌。”
听到这里,林彻又一次感觉醍醐灌顶!回想起来,宋铭哲真是笑里藏刀的演技高手,几分钟的会议就给她埋了这么多坑,她居然还被感动得一愣一愣的!
顾少青话锋一转,继续道:“但是自从蔡明辉得势之后,宋铭哲就总是对董事长阳奉阴违,听从蔡明辉的指示擅自改动董事会报告里面的措辞,借此左右会议的走势。董事长现在让你加入进来,肯定也希望你能在这个事情上帮到她。而且,你的专项提案,也需要结合公司最新的经营形势来提出。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不但不能不管季度报告,还应该设法掌握定稿的主动权。”
林彻听完,举起茶杯,感激道:“阿青姐,啥也不说了,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又转头对小宁说,“小宁,今天我请客,多点些菜,就当做是董事会工作第一课的谢师宴!”
“哈哈哈!好啊!”
三人开心地碰杯,畅快地吃起来。
第四十章大智若愚
林彻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每天都沉醉在工作当中。时间好像总也不够用,她恨不能生出几个分身,同时处理多重任务,以便更快推进手上的工作。
专项提案工作犹如一扇神奇的窗口,林彻透过它能够看到富源经营的方方面面。面对丰富的经营数据和资料,林彻如同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信息,她对富源业务的理解也随之不断拓展和深化,帮助她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考虑影响提案的各种因素。
在新的工作中学得越多,扎得越深,越坚定她对这次职业选择的信心。她抽空向首策证券以及京城另外两家录用她的券商回复了婉拒的邮件,就此暂时放下重返京城金融街的梦想。她深信殊途同归,她正在朝着理想坚定前行,踏踏实实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一晃,两周的时间便匆匆而过。这一天,林彻终于完成提案中必要性分析的部分,并向何爱华汇报阶段性成果。
听完她的报告,何爱华首先赞赏道:“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核心在于推动大股东海宁集团进行减持,并且引入战略新股东。你的分析指出海宁的减持,既是监管部门最新政策的硬性要求,也用同业的成功案例说明这是富源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说服力很强,董事们对此应该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然后,何爱华开始点评专案的另一个议题:“关于引入员工股权激励这一部分,你论述了其中的积极意义,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会达成不同的激励效果。在董事会上,董事们很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偏好。你之前在研讨班也学习过这个专题,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何爱华抛出一个关键问题。
“从当前的同业实例来看,券商大多采用员工持股计划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这两种方案。员工持股计划,针对全体员工,普惠性强,但是需要员工足额出资认购,因而激励的效果有限;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员工可以较大的折扣购入公司股票,激励效果很强,只是公司需要因此准备一笔用作回购股权的费用。”
林彻首先分析两种方案的异同,接着便果断给出建议:“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就应该选择限制性股票计划。”
说完,林彻看向何爱华,见她满意地点头,显然非常认同。
于是林彻话锋一转,开始分析推进这一计划的关键所在:“要向董事会建议这个计划,必须先对激励方案进行一个粗略的设计,并匡算出大致的回购费用,然后再结合财务数据,论证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可以足够支撑这一计划。因此,激励方案的设计以及财务测算,将是我接下来这一周的工作重点。”
何爱华马上拍板:“你这个思路非常对,在这次董事会上,必须把大致的测算拿出来,才能彻底说服大家。这样,你直接去找人力资源部主管邹蓉要激励方案,她对这个事情绸缪已久;至于财务数据,你就找财务部主管廖志强。”